最近,江蘇南京警方搗毀了一個售假團伙,這個團伙以直播帶貨的方式,3天內賣出了1.5萬支冒牌的“大牌”口紅。
據悉,南京市民陳女士在某直播平臺發現,某品牌口紅在做直播促銷,主播聲稱貨物積壓,清倉大甩賣。市場價300多元的口紅只要49.9元。陳女士被優惠的價格打動了,立即下單購買。收到口紅后,陳女士發現,口紅和平時在商場里買的不一樣。隨后,辦案民警抓獲了造假團伙的四名成員。經查犯罪嫌疑人周某原本在購物平臺做美妝生意,但覺得利潤微薄,便從其他渠道購買假冒品牌口紅,再通過中介找網絡主播帶貨。他們從一些渠道買進大牌口紅,進價在5元-20元不等,售出的價格在40-50元不等。三天帶貨時間里,嫌疑人交代,他們的銷售金額高達130多萬元。低價拿貨再高價拋售,嫌疑人利用的就是直播間觀眾的撿漏心態。
相關報道
安徽查處首例直播售假案
據安徽商報隱蔽的出租房里,多種三無產品正通過“直播帶貨”渠道,被推銷給各地用戶。2020年11月23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獲悉,蚌埠市場監管部門日前查獲有疑似直播帶貨且涉嫌銷售假貨行為的一起違法案件。據悉,目前此類“直播帶貨”售假案件在我省尚屬首例。
出租房里分裝“三無”產品
“當晚去檢查時,最先看到出租屋內有人員正在將不粘鍋等產品進行裝盒,現場散落著已包裝好的產品和還未來及分裝的產品,還有很多不同品牌的包裝盒、包裝箱等。”蚌埠市市場監管局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袁猛介紹。
此后,執法人員在出租房樓上看見一個已布置好的直播間,以及直播用燈光、話筒等工具。“在對現場物品檢查后發現,一部分產品屬沒有廠名廠址、生產日期、合格證的‘三無’產品,還有一些產品的包裝盒信息與產品不符,屬疑似假冒偽劣產品,以及部分可能涉及商標侵權的產品。”
經查,當事人利用“快手”平臺賬號進行直播帶貨,涉嫌銷售“三無”日化用品,少量的智能小機器人等假冒偽劣產品。執法人員當場對涉案場所進行了查封,并將對涉案當事人做進一步調查。據了解,目前此類“直播帶貨”售假案件在我省尚屬首例。
一系列“行規”出臺約束直播業
近年來,以“直播帶貨”為主的互聯網電子商務新業態滋生了假冒偽劣、虛假宣傳、交易數據弄虛作假等一系列問題,針對“直播帶貨”亂象,一系列“行規”陸續出臺。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關于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對網絡直播營銷活動中的三大主體即網絡平臺、商品經營者、網絡直播者的責任進行梳理,分層次進行責任劃分。同時,這份《指導意見》還要求,要依法查處網絡直播營銷違法行為,涉及擅自刪除消費者評價等電子商務違法、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不正當競爭、產品質量違法、侵犯知識產權、食品安全違法、廣告違法、價格違法等8大違法行為,并明確應依據相應的法律予以查處。
“為貫徹落實好《指導意見》加強網絡直播營銷活動監管,蚌埠市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將針對此新型案件涉及的法律規制問題進行研判,對此案相關涉案主體及違法違規網絡經營活動進行查處,并加大了監管稽查力度,此次行動給予了網絡直播售假有力的打擊。”袁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