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教育部舉行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啟動儀式。其中,由深圳大學牽頭成立的全國地方高校UOOC聯盟成為該平臺“智慧高教”模塊里具有全國影響的在線教育平臺之一。同樣,在前不久深圳市龍崗區全區初中英語教研會上,由騰訊推出的英語聽說云端教學新模式也廣受好評。
隨著AI技術的發展,智慧教學已成為大勢所趨,也成為一個重大商機。
UOOC聯盟入駐國家智慧教育平臺
3月28日,教育部舉行國家智慧教育平臺啟動儀式。記者從深圳大學了解到,由該校牽頭成立UOOC聯盟為“智慧高教”提供461門優質課程(其中深圳大學工科78門),同時嚴格做好UOOC聯盟平臺的課程和運行管理工作,保證平臺網站順暢訪問,上線課程穩定學習。
目前,在深圳大學和聯盟兄弟高校多年持續的共同努力下,UOOC聯盟目前加盟高校136所,上線課程762門,在線學生學習人次突破260萬,覆蓋師生380萬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全國各高校提供教學資源、技術服務和師生培訓,同時創新教學模式,成為撬動校內外教育教學改革的中堅力量。UOOC聯盟的建設成果,獲得了2017年國家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據統計,深圳大學15個學期累計選修慕課(簡稱為MOOC,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46.41萬人次,獲學分20.39萬人次,深大上線慕課108門,被133所高校使用,深大累計選修外校學分慕課338門次。深圳大學的建設成果獲2018年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2022年3月,面對深圳出現的新冠肺炎疫情,深圳大學與騰訊公司合作推出定制的“騰訊會議深大教育版”,3天實現4.7萬師生4000門課程線上連接、教學資源分享。
據介紹,近年來,深圳大學準確把握數字化時代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在智慧教育上持續發力,學校已經投入使用智慧教室一百多間,實現跨校區遠程授課,未來3年還將建設200間智慧教室,打造智慧教學環境;積極將教學資源、服務和管理搬到云端,探索疫情防控與常態化條件下混合教學新模式,建設“云端大學”。
AI技術打通課前、課中和課后
3月22日,在深圳市龍崗區全區初中英語教研會上,龍崗區外國語學校的三位英語教師嘗鮮了一種英語聽說云端教學新模式。現場可以看到,強大的AI技術已經打通了英語教學的課前、課中和課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次公開課以線上直播的形式開展。在深圳中考題型之“模仿朗讀”技能訓練課上,教師通過教學大屏進行詩歌及美文播放,學生通過電腦、平板學生端進行跟讀練習。
所有人完成朗讀之后,同學們朗讀的結果以語音信息的形式呈現在教學大屏上。同時,每個學生的朗讀成績也同步呈現。在大屏上,學生朗讀發音不標準的單詞或漏讀的音節都會被自動標注成紅色和綠色,老師可以隨機點擊播放每個學生的朗讀錄音,實時對學生的發音進行點評和糾正。
在信息詢問環節上,老師首先發布互動課堂任務,在課中采用視頻配音、小組合作角色扮演、全班齊練、搶答等形式,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和互動性。學生的每一次參與,系統都將實時反饋,進而形成多維度的個性化學情數據。
課程結束后,老師提供的數據報告進行班級錯題查看,利用校本題庫功能有針對性地對同學進行分層作業布置。
記者發現,這一堂公開課下來,老師學生都叫好的背后,可有著一個國際領先的AI技術支持。這次公開課使用的“騰訊英語君”平臺,是一種面向英語教學及聽說訓練考試的解決方案。據了解,騰訊英語君背后依托的是騰訊三大AI實驗室技術能力,充分運用神經網絡算法、語音識別和口語評測技術、自然語言處理、大數據應用等AI能力,為智慧英語教學提供技術支撐。
通過AI技術,智慧教育貫穿了“課前,課中,課后”全流程,幫助老師實現課前智能備課和課后作業分層布置。該項目的產品經理王藝婷表示,英語君最大的特色是實現課中、課后的數據打通,實現教學數據的閉環。
科技是智慧教育發展的動能和趨勢。王藝婷表示,AI技術會繼續完善教學數據的閉環,讓數據發揮更大的價值,更好地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聽說水平。例如,豐富學生的學習能力畫像,更詳細精確地為其規劃個性化的學習路徑。同時,與考評系統的進一步打通,讓考評結果能夠更好地反哺教學過程,形成以考促教,以考促學的良性循環。(記者王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