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隨著“學史以增信 科技少年行”研學夏令營的結束,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2022年暑期研學夏令營系列活動圓滿收官。今年暑期,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結合周邊紅色及社會教育資源,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以現代化手段彰顯時代特色,將愛國主義精神與夏令營等社教活動緊密融合,先后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訪百年炮臺 學非遺技藝”“探秘大沽口 與文物對‘畫’”“學史以增信 科技少年行”四期研學主題夏令營,使青少年學生齊聚館中,收獲知識,提高素養,賡續紅色血脈,感悟家國情懷。
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
(資料圖片)
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深入開展“強國復興有我”群眾性主題宣教活動,引導廣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舉辦了“傳承紅色基因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夏令營活動,為青少年們再現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暴、奮勇抗爭的頑強史跡。同時,博物館以炮臺形象人物為原型,特別設計“炮小威、沽小妹”原創體驗教具,提升營員們的動手能力,豐富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進一步緬懷革命歷史,引領青少年學生成為革命故事的講述者、革命精神的傳承者、革命文化的傳播者。
“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主題夏令營現場
訪百年炮臺 學非遺技藝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將愛國主義教育與非遺技藝傳承相結合,開展了“強國復興有我——訪百年炮臺 學非遺技藝”沉浸式研學夏令營。每一件歷史文物、每一段紅色宣講,都使學生們全方位浸潤在具象化的民族精神中,不斷提高青少年對紅色文化的認同度、自信心和自豪感。“感悟經典 走進非遺——版畫拓印”特色手工實踐課堂,通過炮臺最新原創互動教具,讓學生們體驗傳統技藝的文化魅力,進一步提升動手動腦能力及團隊協作能力,在輕松活潑、寓教于樂的氛圍中激發青少年探索非遺文化的興趣,在潛移默化中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青少年保護歷史文化資源的意識。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開展“強國復興有我——訪百年炮臺 學非遺技藝”沉浸式研學夏令營
探秘大沽口 與文物對“畫”
為加強未成年人愛國主義教育,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還開展了“探秘大沽口 與文物對‘畫’”研學寫生夏令營。特別設計的研學寫生環節,讓學生們在多維度感受珍貴文物的同時,能動手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繪畫作品,在創作過程中感受藝術之美。通過以炮臺遺址等文物為創作原型,用色彩描繪紅色歷史,提升營員們的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增進對家鄉歷史文化的了解,增強愛國意識,培養愛國情懷,銘記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開展“探秘大沽口 與文物對‘畫’”研學寫生夏令營
學史以增信 科技少年行
作為2022暑期研學夏令營的“收官之戰”,“學史以增信 科技少年行”研學夏令營突出“科技”二字,深挖紅色歷史教育資源,通過向營員們展示口袋博物館VR、AR互動體驗教具、數字博物館、3D動漫電影《大鐘回歸記》等原創科普教具教材,使青少年學生在了解紅色史跡的同時,感受互聯網技術和數字技術的魅力,激發愛國之情與報國之志,增強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切實發揮博物館作為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建設陣地的積極作用。
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開展“學史以增信 科技少年行”研學夏令營
大沽口炮臺暑期研學夏令營自推出以來,就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熱烈歡迎,每期招募都火速爆滿。很多小營員的家長表示,在研學夏令營中能明顯看到孩子們的進步和成長。
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關心下一代黨史國史教育基地、全國中小學生校外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長期以來,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始終以貼近和服務廣大青少年群體為宗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推出優秀展覽,創新教育手段,運用多種形式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新區文物保護與旅游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博物館長期開展的紅色教育品牌項目,暑期研學夏令營不僅可以促進廣大學生的身心發展,也為濱城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今后,博物館將繼續從歷史、文化、科技、美育等多方面入手,為青少年學生開展形式多樣、寓教于樂的研學游學活動,使學生們在“第二課堂”中學習歷史知識,領略科技魅力,感悟文化之美,全面提高青少年精神素養,更好地詮釋“研中學”的積極意義和根本內涵。(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