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報告| 中國人口的1個大拐點和3個小趨勢

      來源:90度地產微信號 發布:2022-03-31 18:34:14

      2021年,是中國人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全國出生人口1062萬,死亡人口1014萬,全年新增人口僅48萬!人口增長,接近于零。

      各省市的2021年人口成績單,更是觸目驚心。在內地的31個省市中,超過半數常住人口出現負增長。人口“東北化”,正在向全國蔓延。

      01

      大拐點:人口增長,從“增量戰”變“存量戰”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一共經歷了三次嬰兒潮。靠著多生敢生,中國人口數量從建國初的5.42億攀升至1990年的11.43億,翻倍有余。

      1990年,第三次嬰兒潮結束,全國出生人口數量開始逐年走低,量級從兩千萬降至一千五百萬,直到2021年,跌至千萬出頭的水平。

      靠生育拉動人口增長的時代,結束了。

      人口增長有兩個途徑: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出生人口減去死亡人口,等于自然增長人口數量。流入人口減去流出人口,等于機械增長人口數量。兩者之和,即為人口增量。

      在生育乏力的當下,想實現人口增長,搶人和留人是必經之路。未來的人口發展,將會從“增量戰”轉型為“存量戰”。

      好在這個存量的池子并不小。2021年,全國共有3.85億流動人口,接近全國人口總規模的三成。這些人的去了哪里,留在哪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未來的人口格局。

      在可預見的將來,“搶人大戰”和“樓市補貼”會越來越卷,用來吸引人和留住人。一二線城市會拿出各自的看家本事,有針對性的搶人留人,特別是高學歷、高素質人才。

      三四線城市如果沒有足夠的產業、就業支撐,大概率只能躺平。

      02

      小趨勢一:四大城市群分化,京津冀持續失血

      人的流動,帶來人口的聚集。人口聚集的重要形態之一,是城市群。

      在中國,19個主要城市群用25%的面積,承載了75%的人口。其中,人群聚集度最高的城市群有四個,分別是: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和成渝地區。

      七普數據顯示,全國約42%的人口分布在這四個城市群。其中,長三角人口總量最高,已突破2.3億;大灣區人口增速最快,在2010至2020的十年間,人口增長了21%。

      2021年,四大城市群出現了進一步的分化。長三角增速加快,過去一年增加人口約109.5萬;大灣區新增人口60萬人,其中57.3萬來自自然增長;成渝地區人口,也有28萬新增。

      相比之下,京津冀的人口形勢不容樂觀。“北京天津人口負增長”的詞條,甚至登上了微博熱搜。

      在已公布的27個主要省市人口增量中,河北人口增量位列倒數第五,人口減少15.8萬;天津名次僅高于河北,人口減少13.8萬。

      至此,京津冀全線負增長,2021年人口共計減少30萬,相當于一個中等縣城的體量。

      作為北方第一大城市群,這樣的數據表現再次印證:人口和經濟的重心,仍在南移。

      03

      小趨勢二:廣東浙江爭C位,北方和中部省份空心化

      各省市之間的角逐,同樣激烈。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是廣東和浙江的C位逆轉。

      七普數據顯示,2010至2020的十年間,廣東人口凈增2171萬,斷檔排名第一。浙江人口凈增1014萬,雖然排名第二,但每年人口新增,不及廣東的一半。

      2021年,浙江憑借72萬的凈增人口,奪得了各省市新增人口榜單的冠軍。廣東常住人口僅增60萬,數量不及2020年同期新增人口的一半。

      去掉自然增長的57.3萬人,廣東去年的凈流入人口僅2.7萬,和浙江的凈流入人口有60多萬的落差。

      在疫情、人才、落戶等多重因素影響下,明年人口增長桂冠花落誰家,尚未可知。

      優等生的表現,并不盡如人意。差生的表現,就更加拉胯。以往提到常住人口負增長,人們通常會拿東北舉例。現在人口的“東北化”,有向全國蔓延的趨勢。

      除了老生常談的東三省和上文提及的京津冀,一些中部省份也面臨著人口負增長的壓力。

      中部6省中,河南因疫情、暴雨等因素影響,常住人口銳減58.2萬。湖南人口做為勞動力大省,受長三角、珠三角雙重虹吸,人口減少23.3萬。江西和山西這對難兄難弟,也長期面臨著人口流出的壓力。

      能保住人口正增長的,僅剩湖北、安徽兩個省份。

      04

      小趨勢三:告別北上廣,奔赴新一線

      “寧要大城一張床,不要小城一套房”。北上廣深這四座一線城市,曾經是打工人追求的金字塔尖的明珠。

      北京、上海的高光時刻,在21世紀的頭十年。2000至2010年間,579萬人奔赴北京,628萬人涌入上海。這兩座超大城市的人口數量,每年都會增加約60萬。

      七普數據顯示,2010年之后的十年里,深圳、廣州接棒上海、北京,成為人口增量最多的兩座城市。其中,深圳每年新增人口約71.4萬,廣州每年新增約59.8萬人。

      2021年,大城市光環不再。這一年,北京人口減少0.4萬,上海人口增加1.1萬,廣州人口增加7萬。北上廣三城合計,增長7.7萬人,將將能坐滿一個工人體育館。

      在一線城市光環褪去的同時,有特色、有產業的新一線城市,晉級為重要的人口流入地。

      2021年成都新增人口24.5萬,在全國的28個主要城市中,位列第一。做為西南首屈一指的超大城市,成都的安逸、火鍋、熊貓深入人心,存在感很強,產業也不弱。

      新增人口排名第二的杭州,2021年人口凈增23.9萬。前有 “互聯網之都”的金字招牌,后有 “創業失敗政府代償10萬貸款”的大招。人口的流入,估計還會繼續。

      在城市人口增長的排行榜上,新一線是當之無愧的C位。青島、寧波、鄭州、南京的人口增量,均在10萬人以上。人口負增長的名單里,新一線城市僅天津榜上有名。

      END

      關鍵詞: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亚洲性在线看高清h片|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噜噜亚洲第一| 在线综合亚洲欧洲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伊人久久亚洲综合|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 亚洲AV永久精品爱情岛论坛| 亚洲av最新在线网址|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永久www忘忧草|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亚洲欧美自偷自拍另类视|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大桥未久|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久久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91亚洲国产在人线播放午夜| 亚洲国产成人91精品|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va拉文|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不卡|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亚洲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残暴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花野真一| va亚洲va日韩不卡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