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瑤海區園林綠化管理中心獲悉,瑤海明年計劃對南淝河北岸進行提升,打造集生態、休閑、景觀為一體的形象展示路段。令人期待的是,蕪湖路至南一環路之間將形成“裕豐市井”節點,把中國傳統藝術元素融于獨特的濱河生態環境中。
南淝河作為合肥的“母親河”,是全市一條主要河流和風景地,不過沿途有部分河段缺少親水空間、沿河人行廊道,沿河節點存在缺少觀景點或景觀小品損壞缺失等現狀。為改善河道的生態環境,瑤海區建設部門積極利用現有景觀、空間條件,重點設計游憩帶,打造區域特色,創造城市魅力的展示舞臺。
近年來,瑤海園林綠化管理中心著力塑造南淝河景觀風光帶。通過建設下沉式綠地、改造沿線的公共配套設施、完善周邊公園生態體系、貫通濱水綠道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提升城市顏值的同時,在東部區域為市民營造旅游休閑的溫馨港灣。
為持續提升南淝河沿線景觀綠化效果,瑤海區園林綠管中心計劃明年對總面積約為12.7萬平方米的南淝河北岸綠化景觀進行提升,打造集生態、休閑、景觀為一體的形象展示路段。根據規劃,重要節點為蕪湖路至南一環路之間的“裕豐市井”節點及銅陵路至東二環路之間的“隆崗柳蔭”節點。
其中,“裕豐市井”節點突出傳統文化的特色,將中國傳統藝術元素融于獨特的濱河生態環境中,帶動周邊及更大范圍內市民群眾的文化歸屬感,打造更具人文關懷的休閑活動場地。同時,凸顯城市文化底蘊,打造南淝河傳統文化的精神長廊。
該節點的景觀提升內容包括增加景觀;增加休憩空間設計;增加濱水慢行步道,設計便捷的人形流線;種植濱水生態林,結合現有林木基礎,打造生態景觀。
在“隆崗柳蔭”節點,規劃打造具有活力水岸、生態綠林、全齡活動的南淝河中心公園。景觀提升內容包括在入口及中心景觀處增加景觀節點;增加臺階層疊景觀;增加各類活動場地,滿足全齡居民活動需求;打造休閑觀景平臺、生態駁岸、濱河步道景觀。
相關新聞:合肥南淝河大橋變形伸縮縫正在更換
繁華大道上南淝河大橋變形伸縮縫正在“換新”,萬泉河路與廣西路交口疑似裂縫及時排查。近期,合肥建設部門接連處置了多起道路橋梁隱患和疑似風險,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南淝河大橋即將完成伸縮縫更換
南淝河大橋位于繁華大道上,跨越南淝河,是肥東縣和包河區的分界點,車流量大,尤其是大型貨車較多。四月份,發現該橋快車道接近橋梁中部的第3道伸縮縫槽鋼變形后,市政處作了焊接臨時處置,并對全橋伸縮縫進行檢查,列為“為民辦實事”專項提升技術攻堅項目。
伸縮縫相當于橋梁的“韌帶”,是為滿足橋面變形要求,通常在兩梁端之間、梁端與橋臺之間或橋梁的鉸接位置上設置的橋梁伸縮裝置。南淝河大橋伸縮縫種類和型號多,主干道采用的是數模式鋼伸縮縫,人行道分別為三種不同規格鋼板伸縮縫。
隨后,市市政處組織對此橋病害伸縮縫進行維修更換,目前已完成人行道12道共48米伸縮縫更換,由東向西半幅橋面中部的15米伸縮縫更換已完成一半,預計8月中旬完成全部更換任務。
伸縮縫裝置更換較為復雜,需切割保護帶,破碎保護帶內的混凝土,再破除靠近梁板的混凝土,吊裝新的伸縮縫裝置,并植筋焊接,支模板,植筋,安裝保護帶鋼筋網片,最后才能澆筑鋼纖維混凝土并養護。
為減少對交通的影響,采取夜間單向半封閉施工。市市政處克服汛期臺風、高溫酷熱等困難,抓安全,重質量,即將完成伸縮縫更換。此次技術攻堅更換橋梁伸縮縫,可使橋體伸縮變形壽命延長,南淝河大橋運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排除包河區一處疑似道路裂縫
道路設施是否完好,關系著廣大行人車輛的安全。近日,接包河市政反映,有市民反映萬泉河路與廣西路交口道路有疑似裂縫,需要提供技術支持。合肥市市政處專業人員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協助屬地市政部門及時檢測排險。
通過對現場周邊管線以及路面狀況查看,結合探地雷達的檢測圖譜,所測范圍內結構層連續,無異常,路面并無明顯沉降,市民反映的疑似道路裂縫實則是路面瀝青灌縫。市市政處另對錦繡大道與湖北路交口滿水窨井周邊進行了現場雷達探測,未發現異常。
據了解,雷達探測時像工程兵掃雷一樣,在移動中通過天線將高頻電磁波射入地下,從地下傳回的反射波經過接收天線傳入工程車上的主機進行圖像記錄和顯示。正常狀態時曲線是平直的,一旦出現異常就預示著地下可能存在空洞隱患。
“一旦市民發現身邊道路橋梁出現安全問題,都可以第一時間聯系行業主管部門,這樣可以把風險控制住。”相關人士提醒,后續將做好設施的巡查檢測和管理維護,及時排除隱患,為市民把好出行“安全關”。
(記者 吳奇 實習生 車鑫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