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路面交通事故,保障居民出行安全,日前,泰達街首批“右轉危險區”在多個路口亮相。
九處路口施劃“右轉危險區”
大型車輛在右轉時會造成一定的視覺盲區,非機動車駕駛員或行人如果不注意,進入盲區,極易引發交通事故。泰達街社區治理中心與交警開發區大隊根據道路實際情況,通過實地踏勘,現場試驗,認真研判,分別在北海路與第五大街交口、南海路與第五大街交口、黃海路與第五大街交口等9個道路交口施劃了“右轉危險區”,提醒廣大交通參與者,注意安全,避開危險區。
3月21日,記者在北海路與第五大街交口看到,四條右轉車道前方路面均施劃了醒目的黃色“右轉危險區”,且在進口道設置了“注意左側車輛 大型車有盲區”黃色警告標志,駕駛員和行人在進入路口前能清晰看到警告標志。據了解,大型車輛在平交路口右轉彎時,因車輛前內輪轉彎半徑與后內輪半徑不同,車輛前后車輪軌跡相交形成的區域,即右轉危險區域。非機動車在大型車輛轉彎時如果進入該區域,極易被右轉彎車輛掛撞碾軋。
醒目標識守護道路安全
施劃“右轉危險區”有什么作用?記者采訪時發現,不少居民并不清楚其具體作用。泰達街社區治理中心的工作人員介紹說,通過路面施劃“右轉危險區”,用比較醒目的地面標識提醒廣大市民這是一個危險區域,電動車、自行車等非機動駕駛員以及行人,過路口時應遠離黃色的“右轉危險區”,確保自身安全。大型車輛駕駛員在車輛右轉時,前輪一定要沿著危險避讓區的外沿行駛,即使有內輪差,右后輪都不會進入危險區域內傷及里面的行人和車輛。此外,醒目的“右轉危險區”地面標識,還提高了駕駛員的注意力。
據了解,目前“右轉危險區”主要起到提醒避開危險區域的作用,對于進入該區域的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不會進行處罰。然而,交警提醒廣大市民,不要因為沒有處罰就掉以輕心,避開“右轉危險區”,不僅是對他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街道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