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設計數字化能力提高30%、生產效率提升34.3%、運營成本降低35.2%、設備停機時間減少50%……位于溧水的南京欣旺達近日交出一份工業互聯網平臺運營數據報告。報告顯示,利用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的供應鏈管控、生產過程精細化管控能力等各項指標均大幅提升。作為未來制造業競爭的制高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如何賦能制造業?記者14日來到現場探訪。
全要素“上網”,工廠裝上“智能大腦”
南京市欣旺達新能源有限公司是一家新能源汽車電池生產商,投資120億元在溧水經濟開發區打造智能化工廠。14日上午,記者在該公司一期工廠觀光走廊采訪時看到,偌大的車間內,安裝了各種大型設備,但看不到產品,也沒有不停揮舞的“機械手臂”,從外面看很難判斷機器是否在工作。不過,走廊另一邊墻上的顯示屏,實時顯示了生產線上各環節的設備狀況,各條生產線的環境正常、設備正常、產品正常。同時,前7日的產量也一目了然,由于13日是周日,大部分工人休息,當天3條生產線的產量均約為工作日的三分之一。
“這是工業互聯網平臺的展示界面。”欣旺達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方、南京點鏈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田煒介紹,工業互聯網平臺在制造業的應用,首先就需要將人、機、料、環境和生產工藝等全要素上網互聯。南京欣旺達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集成了研發、供應鏈、生產三大模塊,實現了從產品研發到交付全流程的智能化和數字化,相當于給企業裝上了“智能大腦”。
公司所有工作人員的工作都由“大腦”分配。設備管理工程師陳蕓告訴記者,她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登錄平臺,首頁顯示“代辦事項”就是她當天的工作任務。作為設備管理人員,陳蕓可以通過平臺看到全廠177臺設備的狀況,哪臺設備異常,哪臺設備停機,一目了然,“當設備出現異常時,系統會第一時間觸發保修流程,產生保修工單并推送給責任工程師,這個過程幾乎是同時發生,相比以往人為通知的傳統方式,效率大幅上升。”
生產流程更精細,生產效率提升34.3%
作為動力電芯制造的關鍵工序,極片涂布工藝生產的穩定性對電池性能和安全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在南京欣旺達涂布車間,涂布機和智能貝塔射線檢測設備同時運轉,工人戴著口罩和帽子,全副武裝,時刻關注著頭頂的顯示大屏。
“這塊大屏就是我們檢測涂布質量的‘眼睛’,給涂布質量增加了第二道保險。”田煒介紹,極片涂布精度要求高,不僅涂層要均勻,其密度和厚度都有精確要求,檢測設備只能對涂布生產參數進行采集,但無法對采集的數據實時統計分析,而工業互聯網平臺補充了這一功能,平臺通過數據統計分析結合預定義規則判斷,當出現不達標的情況時,信息會反饋到大屏,發出蜂鳴聲提醒工人及時處理。“如果沒有平臺的分析,不合格的涂布所生產的電池,只有在電池測試時才能發現不合格,從而導致批量不良和成本浪費,甚至影響進度。”
工業互聯網平臺重構制造生態,讓生產過程更加精細,進一步節省生產成本。田煒現場展示了平臺的響應流程:當公司的新訂單進入平臺后,平臺會根據訂單量和交貨日期,按照當前設備的產能,在確保按時交貨的基礎上,自動排出生產計劃,車間只需按生產計劃進行,并根據生產計劃確定上崗工人數。同時,平臺還會根據生產計劃,計算出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時間,從而減少倉庫物料停滯時間。
南京欣旺達去年下半年的生產數據顯示,搭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后,企業生產效率提升34.3%、運營成本降低35.2%、設備停機時間減少50%。
“一網統管”全流程,優化產業鏈供應鏈
工業互聯網平臺不僅提升生產過程精細化管控,還匯聚供應鏈、產業鏈等各環節信息,實現“一網統管”全流程,改變了工作人員的工作方式,也改變了公司的管理流程。
14日上午9點,南京欣旺達公司采購經理楊麗登錄工業互聯網平臺,收到10噸三元(鎳、鈷、鋁)材料的采購需求,需3月15日到貨,她立即通過平臺發布采購需求,需求發布完成后,平臺自動將采購需求提交給相應的供應商,供應商則可按需求安排發貨。過了2小時,她打開登錄平臺,發現供應商已經打印貨單,安排發貨。“不出意外,這批原材料下午就能送到。”楊麗說,平臺采購產生的賬單可直接提交到財務和倉庫,倉庫根據平臺的數據進行收貨,財務再根據平臺的數據進行付款,無需在部門間提交數據,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財務管理也更順暢、透明。
工業互聯網平臺不僅可實現企業內部信息互聯,還可實現行業內企業信息共享。田煒介紹,工業互聯網平臺相當于建立一個“朋友圈”,不僅可以看到“朋友”的信息,也能讓“朋友”看到自己的信息,從而形成全產業鏈企業的數據連接,助力企業更精準找到供應商和客戶。
“南京欣旺達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是溧水智改數轉的縮影。”溧水區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說,該區去年出臺了加快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發展實施方案,引導企業推進生產線數字化改造,推動建設數字化車間、智能化工廠等,今年計劃實施“智改數轉”項目不少于24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