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間,少出門,降低感染風險,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但遇到生病的情況,難免要到醫院就診,那么醫院如何在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的前提下,滿足市民正常就醫需求?記者特意走訪了北京大學濱海醫院。
入院防控毫不松懈
在醫院入口處,記者看到每位入院人員都要掃描行程碼,工作人員驗碼測溫后,才可進入院內。在進入門診和急診樓前,還需要掃描入院碼,通過測溫門測量體溫,預檢分診人員進行詳細詢問登記后才能正式進入樓內大廳。
同時,醫院在自助掛號機、藥房、各科室候診大廳等容易產生人員聚集的區域增加了工作人員,現場引導就診人員保持安全間距,控制進出人流,現場秩序井然有序。為防止病毒傳播風險,在一些高頻接觸的自助設備上,醫院也加大了消殺頻次。
準備充足 急診忙而有序
到了晚上8點,急診開始進入最為忙碌狀態,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了保障市民就醫需求,急診也做了充足的準備。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我們醫院對危重病人是高度重視,采取了很多應急的措施,科室為了應對危重病人的增加,新購置了六臺呼吸機,又增加了一個血液凈化儀;人員配備方面,采取了一些備班制度,一旦病人增多,我們會啟用備班的預案,對病人進行及時的治療,盡我們最大的能力,采取最有效的治療,以達到新區危重病人滿意的救治效果。”北京大學濱海醫院急診醫學科行政主任張利華說。
在落實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急診醫學科為了讓危重病人能夠在最短時間得到最有效救治,特意開辟了一條專用接診通道。
“如果有一些特殊的患者來就診的話,我們會開辟一個專用的接診通道,接入我們的隔離間進行救治,然后由醫護人員在隔離間進行搶救,然后通過專用通道送患者去檢查,最后可以通過我們的專用電梯護送到住院部的過渡病房,通過我們這樣執行流程,既保證了患者的及時有效救治,也可以保證其他患者的防控安全。”北京大學濱海醫院門急診科護士長崔慧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