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 濱海新區融媒體中心評論員
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著力夯實實體經濟根基,圍繞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以智能科技產業為引領,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以優勢產業為支撐,不斷完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建設提質增效升級。而制造強區作為濱海新區五大戰略之一,無疑是詮釋和落實天津制造業立市要求的最好注腳和最有力行動。新區強則天津強,新區之強源自“濱城制造”之強。
推動主導產業高端化,讓“濱城制造”更具引領力。作為重大國家戰略承載地,濱海新區始終把建設“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之一。產業基礎深厚、配套能力強、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是濱海新區制造業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優勢。新區經濟占天津半壁江山,制造業是重頭。謀定產業格局,善于從戰略高度、未來趨勢、自身定位謀劃產業,圍繞“港”“城”、聚焦“三新”、瞄準智能,抓商機、聚資源,推動主導產業邁向高端化。
構建產業“長”鏈,讓“濱城制造”更具競爭力。要立足區域比較優勢,讓產業鏈圍著主導產業轉,項目跟著重點產業走。在加快引育新動能上發力,在補鏈強鏈延鏈拉長產業鏈上用力,在推動產業鏈條向附加值高的微笑曲線兩端延伸上聚力,努力做到全產業鏈“吃干榨盡”,長“鏈”善舞。新區的宏偉目標,是未來五年打造六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實現總產值1.5萬億元的歷史性突破。
優化產業環境,讓“濱城制造”更具活力。新區已經形成的66個開發區主題園區和6個街鎮工業園區,構成“濱城制造”的重點板塊。精準服務、創新機制,一流環境是打造高質量“濱城制造”的重要保障,為“濱城制造”提供強有力支撐。推動主題園區生態化,形成優質產業服務生態和聚集生態,在提升專業服務能力上見功夫,促進政、產、學、研、金、用、服有機結合;持續推動開發區法定機構改革和街鎮經濟體制改革,不斷創新招商機制;對標國際一流,加快營造國際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激發企業家動能,讓“濱城制造”更具感召力。企業家既是濱海新區的“客人”,又是“濱城制造”的“主人”?!盀I城”大地,要成為企業家大展身手、大有作為的舞臺。要尊重企業家、重視企業家、關心企業家,當好“保姆”“店小二”。營造“親”“清”政商關系,厚植企業發展土壤,讓更多企業在陽光雨露下茁壯成長。
新區、開發區、街鎮一體化聯動互動,大企業和中小企業齊頭并進,國企外企民營企業一視同仁,既有“小而美”,又有“大而強”……濱海新區緊緊圍繞“1+3+4”產業布局,篤定制造強區戰略,凝心聚力打造“濱城制造”品牌,以“濱城制造”之強,擔起天津經濟半壁之責,為中國制造貢獻濱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