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鐵路運輸檢察院對剛出獄不久的“網紅”郭美美以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批準逮捕;頭部主播辛巴、羅永浩接連曝出夸大宣傳、虛假宣傳等問題;李雪琴、汪涵直播數據造假被中消協點名……
每逢新的直播帶貨負面案例出現,輿論總習慣將其歸咎于職能部門的執法力度不夠和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至今,已有10多份涉及直播行業監管的文件密集出臺,監管部門的頻繁動作和多部門持續加碼的監管力度,以及頻頻重拳出擊,體現了堅決規范行業亂象的態度。
由于直播帶貨有跨領域屬性,因此,在監管層面,多部門的聯合監管非常重要;其次要加快立法建設,補齊監管短板;三是要完善頂層設計,強化標準引領;四是要完善信用體系,推進商品追溯;五是要發揮社團作用,構建共治格局;六是要加快人才培養,提供人才支撐。只有打好規范的組合拳,才能保證直播帶貨的可持續發展。
規范直播帶貨,不僅需要完善監管,扎好籬笆,更需要加強組織引導。這需要行業完善自身合規體系,主動去適應和匹配新的監管模式。法律法規已經為行業劃好底線,加大標準規范的宣貫引領和高質量人才培養,引導直播帶貨行業主動合規是走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步,其必要性與緊迫性日益凸顯。
所謂“合規”,“規”即規矩,包括幾個層次:第一是各項法律法規及職能部門的管理規定;第二是行業的有關技術標準;第三是企業自身的管理制度。直播帶貨行業應積極從制度、流程、績效、文化、價值觀等多個方面著手,推動行業從“被動監管”向“主動合規”跨越。
至于“怎么合規”,這需要企業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體系和防范舉措。在爆出的一系列主播翻車事件中,均存在合規意識淡薄、違規甚至突破法律底線的現象。因此,在基礎層面,對從業人員進行必要的合規培訓,將合規體系滲入到行業管理的點滴細節中去,才能保障從上到下全面落實合規體系建設,發現問題、及時補救。
規范直播帶貨行業,既要治標,更要治本。對從業人員進行合規教育培訓,引導行業加深對行業合規內涵的理解和認識,從思想上克服被動監管的觀念,樹立主動合規意識,提升從業人員的法治合規觀念,將有效促進直播帶貨行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對行業從業人員在思想道德、文化素養、法律法規方面進行有關合規教育,對營造良好的直播經濟生態,助力數字中國建設,服務“雙循環”戰略,具有重要而深遠的現實和戰略意義。
在直播帶貨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過程中,通過合規教育培訓,引導行業摒棄以往粗放式的發展思路,對內部風險管理框架和績效考核體系進行重塑,注重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培養從業人員的主動合規意識,普遍形成“不能違規、不敢違規、不愿違規”的合規文化,確保自身健康發展。
直播帶貨讓農產品從田間到餐桌“最后一公里”的壁壘不復存在,而合規體系和合規教育培訓將有效自我修正直播帶貨,激發欠發達地區群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內生動力,引領和推動廣大群眾投入到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中來。
直播帶貨作為數字化時代背景下直播與電商雙向融合的產物,是數字經濟時代下的大勢所趨。作為新興的零售模式,整個行業尚處于發展初期,隨著“強監管”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落下,標志著直播帶貨野蠻生長時代的徹底終結,同時釋放出清晰的政策信號——國家在鼓勵和促進數字經濟發展的同時,加強了整頓平臺經濟秩序的堅定決心,也預示著直播帶貨行業“強監管”時代的到來,更凸顯了直播帶貨行業主動合規意識及從業人員合規教育培訓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規范直播帶貨,開展直播帶貨從業人員合規教育培訓,弘揚主動合規的行業文化,助力直播帶貨行業筑好“主動合規”的基石,直播帶貨的規范將不再是難啃的“硬骨頭”,有了“主動合規”意識及合規教育培訓的保駕護航,直播經濟才能迎來健康長足的高質量發展。(□孫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