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村鎮駱家舍村海拔600余米,是蕭山區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市規劃資源局蕭山分局地礦科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村子地處1500余米的狹長低谷處,有一半農戶在自然斜坡上切坡建房,另有近百戶房屋比較破舊,地質災害風險隱患較大,尤其是每年汛期,容易引發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災害。
去年“煙花”臺風過后,市規劃資源局蕭山分局成立了駱家舍地質災害區域綜合治理專班,開展多輪地質災害調查評價工作;去年10月,省地質調查院對駱家舍村進行現場調查,并形成《地質災害現狀與風險評價》報告,建議整村搬遷。同年12月,搬遷方案通過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要求我們做好安置保障文章。”市規劃資源局蕭山分局相關負責人回憶,方案確定后,專班聯同戴村鎮迅速成立搬遷指揮部,配強力量,快速、妥善完成駱家舍村地質災害避讓搬遷協議簽訂工作。下一步,蕭山分局將緊密做好安置點規劃竣工驗收指導服務工作,降低過渡成本、縮短搬遷農戶在外過渡期,讓村民早日住進“新家”。
值得一提的是,駱家舍村目前有白云庵、大會堂、楊氏祠堂等19處不可移動文物,當地也將根據“不改變文物原狀”及“最小干預”的原則,對景觀文物開展保護修繕工作。
同時,本次整村搬遷完成后,該村可騰出集體建設用地150畝,將結合地質災害防治要求,開展全域土地整治與生態修復相關工作,騰退出來的空間和用地指標,可為集體增收、村民致富探索更多路徑。
“駱家舍村整村搬遷是杭州地災防控工作的一個典型案例。”市規劃資源局地礦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來,杭州積極推進鄉鎮(街道)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建立地質災害風險數據庫,完善全市域“地質災害風險一張圖”,及時更新“一鎮一預案、一村一手冊、一戶一卡片”等防災方案,對有必要進行搬遷安置的群眾進行“應遷盡遷”,持續夯實當地群眾安全感。(記者 劉園園 通訊員 蔡麗悅 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