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關鍵詞:【監管動態】【基金產品】【基金公司動態】【私募動態】【券商動態】【大宗商品波動】
政策重磅
【監管動態】
1、【證監會同意10家券商試點優化賬戶管理功能】證監會指出,隨著業務的多元化發展,證券公司的賬戶體系日趨復雜,對現有賬戶管理制度提出了整合和優化的新要求。證監會在充分聽取行業意見基礎上,按照“堅守客戶資金安全底線、優化事中管控方式、提升客戶服務效率”的原則,支持證券公司從建立綜合客戶賬戶、允許同名劃轉、分類賬戶管理等方面開展賬戶管理功能優化試點。
行業熱點
【基金產品】
2、【華富基金張婭心頭刺:華富中債-0-5年債基或終止】12月1日,華富中債-0-5年中高等級信用債指數發布了可能觸發基金合同終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這只基金已成為華富基金張婭心頭的一根刺,隱隱作痛。
3、【次新基金年底沖刺勢頭猛 部分產品近3月凈值漲超13%】12月,公募基金年度業績進入沖刺階段,新能源、生態環保等主題基金前11個月業績積累豐厚,與此同時,一眾今年成立的產品也多有躋身業績前列的,特別是目前排名靠前的次新基金,最近3個月凈值漲幅多在13%以上,領先同類產品同期漲幅,沖刺勢頭正盛。
4、【監管鼓勵券商積極布局 券結模式基金大井噴】多家機構人士認為,在券商經紀業務轉型財富管理的大趨勢下,券結模式能有效協調券商和基金公司合作的長期利益,可以在多個業務維度推動合作,充分調動雙方的業務積極性。
5、【11月七成基金跑贏指數“迷你基”表現亮眼】年內主動權益基金表現優異,整體大幅跑贏大盤。11月份基金發行市場觸底反彈,權益基金發行遇冷,債券基金發行規模創年內新高。
6、【第二批公募REITs也火了 兩只基金或大賣超170億元】11月29日,第二批兩只公募REITs產品正式向公眾開售之后,認購金額不斷攀升。從渠道獲得的最新數據顯示,華夏越秀高速REIT的認購金額超過70億元,建信中關村(000931,股吧)REIT的認購金額更是超過95億元,兩只產品11月29日的累計認購金額或超170億元。
7、【首批6只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周五開賣 爆款會否可期?】繼北交所基金、增強型ETF、公募REITs等重磅基金新產品發行完畢后,本周五,首批6只同業存單指數基金也將開啟發行。具體來看,6只同業存單指數基金均設置了100億元的首募上限和比例配售機制,和貨幣基金一樣不收取認/申購費和贖回費,但需要收取0.2%/年的銷售服務費,以及收取0.2%/年的管理費和0.05%/年的托管費。此外,為了防范資金空轉而淪為機構自營借道避稅的工具,這類基金將暫不向金融機構自營賬戶銷售。
【基金公司動態】
8、【年內多達3048只產品變更基金經理,離職潮為何越演越烈?】截至11月30日,年內有發生基金經理變動的公募基金產品數量高達3048只,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2584只,刷新了基金離職潮的新紀錄。
9、【公募投資總監炮轟“熱門賽道”高估值風險,估值已透支掉未來兩三年的業績增長】“一些熱門賽道今年已經實現了驚人的漲幅,估值可能已經透支了未來2-3年的業績增長!”在近日一場投資人直播中,某公募基金的投資總監一語驚人。這是一場外界關注甚少的基金直播。這位自稱“避免重倉單一賽道”的投資總監持股相當分散,以他管理規模最大的一只基金為例,其前十大重倉股僅占4成,券商、白酒、保險皆有一席之地,唯獨不見基金經理“最愛”的寧德時代(300750,股吧)。
【私募動態】
10、【305只私募產品業績翻倍 平均收益高達185.17%】今年以來,私募業績分化嚴重,業績居前的百億級私募收益率已超80%,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11月29日的數據,近期有凈值披露的私募基金中,有305只基金業績翻倍,平均收益高達185.17%。目前看來,股票主觀多頭策略依然是翻倍產品數量最多的策略,七成業績翻倍的基金均是采用該策略。
【券商動態】
11、【個別券商紓困資管計劃違背政策初衷 證監會要求全面梳理存量紓困資管計劃風險】11月29日,證監會下發通報稱,近期在日常監管中關注到,個別證券公司的紓困資管計劃違背政策初衷,資金流向不符合政策精神的對象。證監會表示,請各公司切實強化大局意識、端正站位,規范紓困資管計劃用途,回歸支持民企發展本源。
12、【應允許投資者授權券商代行可轉債轉股操作】可轉債也應可劃入新證券法全權委托禁令的例外情形;基于可轉債的投機性,由投資者對券商作出有限授權比較妥當。
13、【部分券商紓困資管資金流向走偏 有的已被深套】截至今年6月底,已有59家證券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成立了139只支民資管計劃和159只子計劃,出資規模總計846.37億元左右,撬動外部資金394.09億元左右。馳援民企、助力化解流動性危機,基于這一目標設立的券商紓困資管計劃,在實操中卻違背政策初衷、資金流向走偏,被監管“點名”。
14、【券商監管從未掉線 76張罰單都給了誰?】監管部門針對券商的監管一直在線。證券時報記者根據公開信息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券商一共收到76張罰單(不包括從業人員,以公開時間為準),罰單類型有行政處罰、監管措施、自律處分等,內容涉及券商經紀、投行、資管、研究等主要業務。
15、【券商月度金股真的能“點股成金”嗎?】進入12月,券商新一期的月度金股漸次出爐。作為券商月度策略的精華,券商金股近年來成了諸多券商的固定欄目,也是諸多投資者每月必看的投資風向標。從整體看,今年以來券商金股組合保持不俗的勝率。每市APP數據顯示,在51家發布金股組合的券商中,有39家今年以來取得正收益,占比約76%。考慮到今年以來滬深300指數下跌約7%,約九成券商的金股組合跑贏了滬深300指數。
16、【多家券商公開招聘高管 券業管理邁向職業經理人化】近日,財達證券面向社會公開選聘3名副總經理,分別分管資產管理業務、投行業務、證券經紀業務。據悉,擬招副總經理待遇將參考同類券商市場化選聘高管薪酬水平,實行契約化管理,實施市場化薪酬機制。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近兩年越來越多的證券公司開始公開招聘高管,此舉或成為券業的一種風尚。此前,包括渤海證券、國信證券(002736,股吧)、招商證券(600999,股吧)、安信證券等券商都公開招聘過高管。
17、【基金投顧激戰正酣 券商直面挑戰百計千謀求破局】“以基金投顧為代表的買方投顧業務是券商財富管理的終局。”一家大型券商的財富管理業務部門負責人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但目前來看,券商基金投顧還面臨著諸多挑戰,對內要厘清產品代銷等業務之間的兼容邏輯,對外需在投研端直面基金公司的競爭,特別是中小券商,業務破局更加艱難。
【大宗商品波動】
18、【凜冬已至,歐洲“氣荒”難解 俄氣大幅提價仍供不應求】當歐洲注定又將以低庫存天然氣過冬之際,作為歐洲天然氣最大的供應商,俄羅斯天然氣巨頭卻賺得盆滿缽滿。
19、【明年天然氣市場會否再迎動蕩年?這幾大因素將決定最終命運】對于全球天然氣市場而言,今年無疑經歷了一場難忘的“旅程”,大部分時間里氣價都在攀升向新的歷史高位——飆升至創紀錄水平的亞洲和歐洲天然氣現貨合約,引發了從新加坡到英國的工廠大范圍關門,以及能源零售商破產。價格上漲也意味著存儲設施無法像往常一樣補充足夠的庫存,在歐洲的不少存儲中心,庫存正加速枯竭。
機構觀點
大幅波動期貨品種:僅選取當周漲跌幅排名前三名,且周漲跌幅超過5%的品種
漲幅居前:
紙漿
格林大華:受加拿大天氣和運輸的影響,近期國內進口紙漿船期或將延遲。本周紙漿港口庫存環比大幅下降,下游紙廠頻發漲價函,預計短期內紙漿期價仍震蕩偏強。
玻璃
瑞達期貨(002961,股吧):前期多套裝置檢修結束,整體開工有所回升。因訂單和發貨緩慢,本周企業庫存環比繼續增加,但據悉社會庫存繼續下降。下游延續疲軟態勢,輕質下游采購心態謹慎,按需采購為主;重堿下游采購意愿仍不高,玻璃企業純堿庫存持續下降,部分企業補貨增加,但市場分歧較大。
焦煤
廣州期貨:目前雙焦價格已經大幅度下行,目前在第八輪提降后鋼焦博弈進入白熱化階段,短期或陷入僵局,而焦煤供寬松但具有環比收緊的可能,在下游利潤轉好下具有上漲的動力。目前基差已修復至接近平水,但煤礦及焦企各自庫存累積較為嚴重,后續在鋼廠限產下,去庫較為緩慢,庫存結構將壓制上漲幅度,上行動力不強。
跌幅居前:
燃料油
方正中期:最新庫存數據顯示,新加坡地區燃料油庫存超預期去庫,對價格起到一定支撐作用,當前庫存水平處于合理位置,庫存端矛盾變化不明顯。現新加坡地區低硫燃料油現貨價格顯著高于國內價格,使得國內低硫燃料油價格相對低估。燃料油基本面依然表現出低硫強于高硫現狀。但由于原油成本端的顯著影響,使得高低硫燃料油價格近期單邊下行,能源品空頭邏輯是否充分定價需有待驗證,但可以確定的是能源品價格波動彈性在加大,建議燃料油空單謹慎持有,套利方面可繼續擇機進行多低硫空高硫操作。
原油
東吳期貨:原油在上周五受到南非發現新型病毒株奧密克戎的沖擊,加上周內鮑威爾對通脹和加速taper的表態,以及伊核談判一度傳出順利消息,導致周內油價在十一月上中旬回調基礎上又再出現了一輪較大的下跌。但跌勢在周四晚歐佩克+意外決定維持增產引發短線跳水后戛然而止。在空頭幾乎沒有新牌可出,市場基于當前油價高度對于利空消息的反應敏感度又出現大幅降低,基本面數據依然尚可的情況下,我們認為原油短期下方空間已經不大,走勢或已階段性見底。
LPG
混沌天成期貨:受新型病毒影響市場恐慌拋售,海外油價崩盤式下跌,成本端支撐坍塌。暫停北溪2號審核,預計重啟要到2022年2月,歐洲天然氣大概率低庫存過冬。拉尼娜帶來的冷冬預測有待證偽/證實。PDH受利潤虧損影響,預計未來兩個月進行集中檢修。短期市場波動較大,建議離場觀望。
大幅波動股票板塊:最多選取同花順(300033,股吧)行業當周漲跌幅排名前三名的板塊,且該板塊周漲跌幅超過5%。
漲幅居前:
港口航運
國泰君安:集運市場仍維持紊亂,集運公司盈利能力維持歷史高位。紊亂終將結束,需待供應鏈提效,或需求回落。Q3傳統旺季美線集貨意外回落,建議警惕需求拐點風險。
煤炭開采
開源證券:長協價格中樞上移,高比例長協的動力煤龍頭標的業績改善趨勢將獲得延續,區間控價機制的確立也將減弱周期性波動,穩健業績的確定性進一步提升。同時也將保障相關煤企維持高分紅政策,高股息率凸顯長期投資價值。造成煤炭股低估值的政策限價風險已基本釋放,長協基準價的上調有望帶動龍頭煤企實現估值修復以及進一步的估值重塑。
跌幅居前:
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