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昊海生科披露了前10大股東樓國梁違規減持的新進展,上海證監局對樓國梁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監督管理措施。受此消息影響,昊海生科11月30日股價小幅下跌。
從近期市場表現看,昊海生科股價也不盡人意。作為玻尿酸“三巨頭”之一,昊海生科股價曾一路高漲,而后昊海生科股價下滑明顯。
業績增長乏力 連續兩年凈利潤負增長
昊海生科主營業務可分為眼科、醫療美容與創面護理、骨科、防粘連及止血四大類,主要產品有眼科粘彈劑、玻尿酸產品、玻璃酸鈉注射液等。
從營收占比看,眼科是昊海生科第一大業務,骨科為第二大業務。2020年,眼科產品營收占比為42.49%,骨科產品營收占比為24.91%。
不過,隨著集采范圍的擴大,昊海生科人工晶體大幅降價,短期內對業績造成較大壓力。眼科產品中,人工晶體是昊海生科收入最高的產品,2020年營收約3.3億元,占眼科業務收入近6成。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已有超過26省開展人工晶體帶量采購,其中3+N九省聯盟平均降價55.81%,最高降價幅度達84.73%,昊海生科旗下6個型號人工晶體中選;而后在陜西10省聯盟及河南省的采購中,昊海生科旗下的6個型號人工晶體均在中選之列。
骨科產品也面臨著招標價格下行、市場規模增長放緩的問題。據媒體報道,骨科關節腔粘彈補充劑集中招標價格下降,市場規模從2014年的18.41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19.79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僅1.82%。
受以上雙重影響,昊海生科整體業績也由上市前的增長趨勢變為上市后負增長。2016年至2018年,昊海生科營收和凈利潤均逐年增長。而2019年,昊海生科營收同比增長為2.94%,2020年營收同比增長-16.95%。凈利潤方面則連續兩年負增長,2019年同比下降10.56%,2020年同比下降37.95%。
市場“用腳投票” 股價5個月內腰斬
或許是為應對原有業務發展放緩,昊海生科今年進行了多起投資。今年2月,昊海生科耗資2.05億元獲得歐華美科63.64%股權,布局射頻及激光醫療設備和家用儀器;3月,與美國Eirion公司達成合作,獲得創新外用涂抹型A型肉毒毒素和經典注射型肉毒毒素等產品獨家研發、銷售、商業化許可;3月20日,收購亨泰視覺,獲得亨泰myOK角膜塑形鏡獨家經銷權;4月,收購河北鑫視康,補充兼具近視矯正及消費美妝屬性的軟性隱形眼鏡產品。
在多起收購刺激下,昊海生科股價持續上漲。7月14日,昊海生科股價達到歷史最高點282元,較年初的低點84.62元漲幅高達233.25%。
其后,昊海生科股價便一路下跌。今日午盤,昊海生科收于136.3元,單日跌幅4.56%,較最高點已跌去51.67%。
股東“精準”減持 違規減持遭警示
令人不解的是,就在股價下行前,在未信息披露情況下,昊海生科股東樓國梁通過集中競價方式在5月31日“精準”減持21萬股,減持平均價格約每股197元,套現4136.92萬元。
在樓國梁減持的第二個交易日,即6月2日,昊海生科大跌15.15%,收于177.25元。之后,昊海生科股價持續下行。至6月16日,昊海生科股價已低至148.58元,較樓國梁減持價格跌去24.58%。
此外,樓國梁還于6月2日披露減持計劃,計劃于6月24日至12月21日期間減持不超過21.65萬股。而6月21日,樓國梁即減持9.9萬股,減持金額1691.47元。
樓國梁以上減持行為,也引起部分中小投資者不滿,認為該行為損害中小投資者權益。樓國梁也因違反上市公司董監高減持股份、信息披露相關規定,被上海證監局警示。
單日漲超10% 自愿披露為提振股價?
昊海生科還在12月2日披露一則收購公告,通過全資子公司以7000萬元對價收購南鵬光學51%股權,并納入公司合并報表。
公告顯示,此次收購是為獲得亨泰光學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氣接觸鏡產品“亨泰Hiline”(“OK 鏡”)、硬性角膜接觸鏡(“RGP”)等產品(“標的產品”)在中國大陸地區的、有效期限至2026年1月的獨家代理經銷權。
亨泰光學是目前我國市場上有限的進口“OK鏡”供應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告被標注為“自愿披露”。有市場聲音認為,昊海生科在股價下行下,選擇自愿披露獲得“OK鏡”獨家代理權,對股價有一定提振作用。
12月3日,昊海生科股價應聲上漲,漲幅高達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