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郵儲銀行召開2021年度業績發布會,郵儲銀行董事長張金良,行長劉建軍等多位高管出席發布會,并就金融科技、財富管理及資產質量情況等多方面問題與投資者進行溝通交流。
張金良:計劃到“十四五”末期,信息科技要實現質的飛躍
2021年,郵儲銀行在科技賦能、體制改革、模式創新方面的步子邁得更大、走得更加堅定,新的 “郵儲優勢” 正在逐步顯現。
據郵儲銀行董事長張金良介紹,近幾年該行全力加快信息化建設,扎實推進數字化轉型,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2021年,IT投入100億元,過去3年累計投入超過272億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超過了3%。數字人民幣業務扎實推進,郵惠萬家直銷銀行也已獲批開業,共生共榮的創新生態正在形成。
郵儲銀行加大IT隊伍建設,年報數據顯示,郵儲銀行總行IT隊伍增加到3400人,全行超過5300人,加上外包人員超過萬人。
關于金融科技的規劃,張金良稱,2021年制定了“十四五”IT規劃,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實施。2022年主要圍繞四個“新一代”、100項重點工程全面推進。四個“新一代”包括新一代個人業務核心系統、新一代公司業務核心系統、新一代信用卡業務核心系統,以及新一代手機銀行。通過四個“新一代”系統建設,全面提升IT能力和科技賦能水平。
“計劃到‘十四五’末期,全行信息科技要實現較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實現質的飛躍,在國內同業中達到先進水平,我們是很有信心的。”張金良表示。
梁世棟:有信心將資產質量保持在同業較優水平
審慎的風險偏好一直是郵儲銀行的特色。該行堅持新發展理念,以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長期均衡為目標,加強不良資產管控,控增量、化存量、防變量,確保資產質量持續穩定優良。
截至2021年末,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0.82%,較上年末下降0.06個百分點,為六大國有銀行中不良率最低的銀行;關注類貸款占比0.47%,較上年末下降0.07個百分點。該行撥備覆蓋率418.61%,較上年末上升10.55個百分點。
對于今年資產質量的展望,郵儲銀行首席風險官梁世棟表示,對公領域不排除在一些個別的領域(如:城投、房地產、制造業)可能有個別的大額公司客戶出現風險暴露;零售領域主要是受疫情影響,一方面前期的疫情影響存在時滯,客戶的還款能力也沒有完全恢復,另一方面局部的疫情還有反復,兩項疊加會使整個零售領域,包括小微企業貸款、信用卡、消費貸款都面臨一定的壓力。
梁世棟稱,總體上郵儲銀行還是有信心將資產質量保持在同業較優的水平,主要基于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資產質量的基礎比較扎實。逾期60天以上的所有貸款全部納入不良,逾期30天以上的客戶納入不良的比例超過93%。
二是風險抵補充足,撥備覆蓋率達到418.61%,緩沖墊比較厚。
三是堅持前瞻性的風險管理,在對公領域,把大額風險客戶都納入名單制管理,動態監測風險的情況。同時加強重點領域的風險排查,能夠做到風險的早識別、早化解。
四是強化智能風控的應用。尤其在零售領域,通過客戶的精準畫像、通過強化貸款用途管理、通過精準、前瞻的貸后預警,實現零售信貸客戶全生命周期的風險管理,提升精細化水平。
五是今年會進一步加大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同時也拓寬處置渠道。
劉建軍:財富管理是一個漸進過程
財富管理作為零售轉型的重要抓手,已成為銀行的戰略必爭之地。2021年,郵儲銀行完善客戶差異化分層服務體系,全面升級“前臺隊伍能力,中臺產品能力、投研能力,后臺科技能力”,致力于為城鄉居民提供優質財富管理服務。
截至2021年末,郵儲銀行VIP客戶4262.98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7.07% ;財富客戶356.21萬戶,較上年末增長24.12%。管理個人客戶資產(AUM)12.53萬億元,同比增長11.40%。
“在這12.5萬億AUM當中,存款的占比是78%,投資理財類的占比是22%。應該說這樣一個結構看起來我們的財富管理剛剛起步,與未來的發展目標還是有差距的。”郵儲銀行行長劉建軍表示。
劉建軍進一步表示,未來將漸進式的推進財富管理,階段性的目標是逐漸降低存款在AUM中的占比,同時擴大其他投資理財類資產的占比。終極目標可以簡單概括為:讓VIP客戶資產配置達到理想狀態,同時形成郵儲銀行AUM的結構優化。最終客戶資產實現科學的配置,同步就會帶動總體AUM的結構改善。
“實事求是地說,在推進財富管理過程中,存款會受到一定影響,但作為郵儲銀行來講,財富管理是一個漸進過程。”劉建軍補充道,面對廣大農村市場、下沉市場,老百姓(603883)的投資理財意識還沒有完全地覺醒和迸發出來,所以現在大力開展客戶投教沙龍活動,來啟蒙客戶的投資理財意識,這個過程不是三天兩天就能夠完成的,需要一個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