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泰坦科技2022年第一季度評分為55,與2021年年報評分持平。整體來看,泰坦科技評SGI分并不高,最高為2020年第一季度74,其他各個季度都在55-66之間波動。2021年泰坦科技營收凈利雙增,但評分卻依然很低,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圖:泰坦科技和訊SGI指數綜合評分
營收凈利雙增,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卻持續下滑
泰坦科技2021年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1.64億元,同比增長56.32%,凈利潤1.44億元,同比增長40.09%,基本每股收益為1.89元。
進入2022年,泰坦科技業績繼續增長。泰坦科技公布的2022一季報業績顯示,營業收入為5.82億元,同比增長41.87%;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943.15萬元,同比增長25.55%。
不論是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泰坦科技都處于增長的狀態。但是此前機構一致預測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43.88%,業績增幅低于預期。另外,6個月內累計共9家機構,預測泰坦科技2022年凈利潤均值為2.07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44.04%。
在營業收入和凈利潤雙雙增長的同時,泰坦科技還面臨一個潛在的風險,那就是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卻持續下滑。據統計,2018-2021年,泰坦科技加權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9.09%、17.79%、13.82%、9.53%。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的加權凈資產收益率更是下降到1.2%。由此可見,泰坦科技的盈利能力有下滑的風險。
負值增加,經營性現金流持續惡化
對于快速成長的平臺來說,利潤雖然實現了增長,但經營性現金流卻一直為負,因為這個階段的企業,還處于投入期。目前,泰坦科技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就一直處于負值的狀態。
2021年年報顯示,泰坦科技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負值較去年同期增加 75.32%,主要是公司收入增長帶來的應收款增加及公司全國倉儲配送體系建設帶來的存貨高速增長,對資金消耗較大,導致公司經營性現金流負值增加。
來源:泰坦科技2021年年度報告
泰坦科技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從2019年開始,已經持續多年為負了。2019-2021年,泰坦科技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3184.93萬元、-1.38億元、-2.42億元。正因為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一直為負,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說公司還處于“虧損”狀態。
研發投入不足,綜合競爭力偏弱
泰坦科技被稱為國內“科學服務第一股”,但其科創屬性上市之初就被質疑過。上市委曾直接對公司的核心技術提出質疑:核心技術到底應用在了哪里?先進性又從何說起?
從科創屬性上看,泰坦科技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在一眾科創板企業中則較低,甚至低于科創板5%的標準。雖然公司的研發投入和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都有所上升,但和國外領先企業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研發投入總額。
來源:泰坦科技2021年年度報告
泰坦科技在2021年年報中,也提到2021年,公司研發投入創新高,達到8702萬元,同比增速為77.4%,研發占比達到4.02%,這比例逐漸與國外領先企業接近,但研發投入總金額卻相差甚遠。
當下國內行業還處在發展初期,制造商、品牌商與服務商共存且數量多,每家研發投入金額也相對偏小,與歐美日外企比綜合競爭力有較大差距。
短短一年多時間,科學服務賽道從先前鮮有投資人問津,到如今一二級市場過度追捧。僅過去一年,市場募資規模已遠超過去十年總和。大量資金涌入,必然會加大新品開發力度,也會加劇行業內卷。
綜合來看,泰坦科技研發投入不足,綜合競爭力偏弱,在行業內卷加劇的情況下,其發展空間和前景并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