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一個月,可謂是醫藥公司IPO申報熱情高漲的一個月。據統計,今年6月,共有20家醫藥公司申報科創板或港股IPO,該數據接近今年前五個月的總和。
(相關資料圖)
主攻新一代腫瘤免疫療法的宜明昂科生物醫藥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宜明昂科)也趕在6月的最后幾天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作為一家未盈利的創新藥企,宜明昂科目前最快進度最快的在研管線僅在臨床二期,距離上市仍遙遙無期,因此有不少觀點認為宜明昂科此時沖刺IPO,意在“囤積糧草”。
融資信息招股書、官網、微信公眾號三方打架 信披質量或存瑕疵
由于一直未能盈利,宜明昂科主要依靠私募股權融資獲取營運所需資金。2017年2月,宜明昂科完成3000萬元Pre-A輪融資;2018年4月,完成9000萬元A輪融資;2020年1月,完成4000萬元Pre-B融資;2020年11月,完成2.4億元B輪融資;2021年4月,完成6500萬美元B+輪融資;2022年1月,完成8750萬美元C輪融資。
而據其官網歷史截圖顯示,公司2015年成立之時即獲得3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隨后又先后完成450萬美元Pre-A輪融資、1300萬美元A輪融資、650萬美元Pre-B輪、3400萬美元B輪、8900萬美元Pre-C輪以及近1億美元C輪融資。
招股書、官網、宜明昂科微信公眾號融資信息對比
不僅在時間上,招股書數據與官網存在差異,融資額度方面二者差距更是尤為巨大。
與此同時,和訊財經對比了宜明昂科官方微信公眾號文章發現,其披露數據又與招股書及官網披露的有所不同。其2018年4月10日發布的文章顯示,宜明昂科“近日宣布完成超過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比招股書披露的9000萬元多出1000多萬元。對于Pre-B輪融資的金額,招股書中為4000萬元,官網則顯示為650萬美元,微信公眾號文章卻為4500萬元。
宜明昂科微信公眾號截圖
對于融資信息在三個披露平臺均不一致的原因,截至發稿,宜明昂科并未予以說明。
此外,對于宜明昂科招股書中披露的官網地址(www.immuneonco.com),和訊財經嘗試多次均未能正常進入,頁面僅顯示“該網頁無法正常運作”。
對獨董進行股權激勵 獨董獨立性或受影響
宜明昂科成立于2015年,創始人為田文志,田文志還任宜明昂科董事長、首席執行官、首席科學官,通過直接、間接持有宜明昂科33.29%投票權。其中,直接持股7018.3萬股,通過員工持股平臺持有合計4835.7萬股。
宜明昂科共有3個員工持股平臺,嘉興昶咸、嘉興昶宇及Halo Investment II。嘉興昶咸由持有0.1%份額的執行事務合伙人嘉興翰濘管理,余下99.9%合伙人權益由17名合伙人持有,包括田文志、李松、張如亮等董監高人員及其他重要研發人員,以及獨立董事朱禎平。
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嘉興昶咸直接持有宜明昂科4.36%股份,由田文志最終控制。對于嘉興昶咸具體的合伙人份額持有情況,宜明昂科并未予以披露。
宜明昂科共有3位獨立非執行董事,朱禎平、Kendall A.Smith、楊志達。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宜明昂科數次股權激勵中,僅對朱禎平進行了股權激勵,且宜明昂科并未披露對其股權激勵的原因。
廣東國暉律師事務所黃竹楨律師指出,盡管香港主板上市公司的獨立非執行董事具備參與股權激勵的資格,但股權激勵會影響獨董的利益獨立性。黃竹楨律師表示,根據香港上市規則相關規定,持有占已發行股份數量5%以上的人選,不得認為其具備獨立性,持有1%以上股份的人選將受到質疑,且需在委任前向港交所確認。此外,保持參與股權激勵的獨董的獨立性仍需要其他制度規范以及個人道德標準等來規制。
研發開支同比增長130% 后續投入仍是無底洞
近兩年,宜明昂科的總開支分別為6.61億元、7.33億元,主要來自研發開支、行政開支及按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虧損。
研發開支、行政開支、財務成本三大支出中,研發開支最大。2020年,宜明昂科研發開支為7619.4萬元,2021年上升至1.76億元,增速達130.93%。
研發開支中,以臨床前及CMC開支和臨床試驗開支為主。2020年,臨床前及CMC開支為4826.4萬元,占總研發費用比例63.3%,臨床試驗開支僅577.5萬元。2021年,隨著在研管線的推進,宜明昂科的臨床試驗開支大幅提高至4162萬元,占比也由7.6%增長至23.7%,臨床前及CMC開支為5275.4萬元,占比30%,臨床試驗開支與臨床前及CMC開支的差距進一步縮小。
而這也意味著,宜明昂科后續的研發投入將更為巨大。
宜明昂科共有7條管線處于臨床階段,10余款產品處于臨床前階段。據了解,國內臨床單個患者費用在40-50萬元左右,海外則在100萬元左右。
目前,宜明昂科核心產品IMM01單藥治療項目、IMM01與阿扎胞苷聯用項目、IMM01與PD-1單抗聯用均處于Ib/II期臨床,IMM0306及IMM2902項目處于Ia/I期臨床。隨著后續臨床前項目進入到臨床階段,以及臨床階段產品向前推進,宜明昂科所需要的研發費用將更為巨大。
即使成功上市,作為創新藥企,宜明昂科對研發管線的投入仍不可松懈,而大量鋪開的研發管線也將成為宜明昂科的現金“無底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