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的工作需要常年出差,不久前他發現家里即使沒人、電器全關,也會每月走約十度電,幾次檢查都沒能找到原因,于是聯系了電力部門上門檢查。原來,是家中的中央空調在“作怪”,雖然每次出門李先生都會把空調關上,但通電待機的中央空調仍會產生不小的待機能耗。
沒有運行使用卻仍連著電源,由此帶來的電耗被稱為待機能耗。與電器在使用中產生的有效能耗不同,待機能耗基本是一種能源浪費,而且往往是一種不易被發現的“隱藏的浪費”。
記者隨機走訪了十余戶家庭,發現待機能耗浪費的情況較為普遍。除一兩戶老年家庭外,多數家庭的電視機、機頂盒都只用遙控器關掉,并沒有關掉開關或切斷電源;空調、油煙機、洗衣機這些常用家電都是全年通電待機狀態。記者還發現,過半家庭的電熱水器、小廚寶都是24小時運行,即便人不在家時也不會關掉。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太原供電公司客戶經理楊佳偉告訴記者,據他觀察,很多家庭都不會留意到待機狀態下的電力消耗,“比如說空調,北方大部分家庭除了夏季其他時間很少使用,但是很少有人會把插銷拔掉,有的人不知道這樣還會耗電,有的人知道,但是不在意”。
受訪人士指出,待機能耗難以被察覺,是因為這是一種“積少成多”的浪費。楊佳偉告訴記者,以一部待機功率12W的路由器為例,如果按每日待機時間15小時計算,那么一個路由器一天的待機能耗是0.18度電,看起來好像不多,但一年下來就要耗費65.7度電,“兩三年的待機耗電量算下來,就夠再買一部路由器了”。
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張敏為記者做了簡單測算。將城鎮家庭常見的電視機、機頂盒、路由器等12種電器計算在內,一戶家庭每天的待機能耗約0.86度電。如果將一直運行卻未使用的電熱水器、小廚寶加入,一戶家庭每日浪費的能耗可達到1.52度電。
受訪專家指出,在當前電力供需形勢持續偏緊的情況下,遏制待機能耗浪費有著現實性和緊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