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渤海國”作為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確立的政權之一,在其229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了十分輝煌的文化,不僅補充和完善了東北地區的文化格局,對于中國文化,甚至是世界文化的研究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過挖掘渤海國等歷史文化資源,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相關部門謀劃實施了絲綢之路渤海古鎮項目。
渤海古鎮項目坐落在琿春市西郊村。7月4日下午,中國吉林網記者來到這里。根據負責該項目建設的琿春市加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曉帥介紹,該項目一期總投資3.33億,用地面積8.6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8萬平方米,包括集散中心、服務中心、博物館、演藝廣場、景觀河等。其中集散中心為核心建筑,單體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地上三層,局部五層;內部包括商業街、劇場、娛樂區、電玩區、住宿等功能區。目前服務中心、博物館主體已經封閉,集散中心正在進行二層主體施工。預計今年底所有建筑全部封閉,達到具備裝修的條件。
渤海古鎮項目不僅重現了唐渤海國時期海東盛國的壯麗圖景,同時也為西郊村及周邊村屯開啟加快邊境村建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新局面。
西郊村駐村第一書記張洪巖介紹說:“項目建成后,在同等條件下,會優先安排村內閑置勞動力就業。同時帶動村集體和村民增收。項目運營企業將免費提供商鋪和流動攤位,交由村集體經營管理,并進行培訓和指導,能夠帶動村集體增收。項目運營企業根據企業日常經營需求,每年初向西郊村的村民預定棚膜蔬菜、水果和花卉等農產品,村民按照訂單,定向種植,定向銷售給企業,這樣能夠帶動村民增收。與項目運營企業合作,共同設立農產品城市展示區,進一步拓寬村集體經濟增收和村民致富渠道。另外,該項目對發展民宿經濟也會有很大幫助。同時,未來,企業將與西郊村黨支部合作,通過到村培訓、項目實訓等方式開展共建聯建活動,為村集體培養村莊運營能人和致富帶頭人,進一步帶動全體村民增收致富。”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于洋
攝影 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