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近日,多家房企獲得債務展期來應對資金困境,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房地產行業的流動性。
多家房企資金鏈斷裂
下半年以來,受信貸額度緊張、房企黑天鵝事件、業績出現滑坡、回款壓力疊加償債高峰的影響,部分杠桿較高的房企率先出現流動性危機。
10月4日,花樣年控股停牌,稱于要約收購完成及注銷購回票據后,花樣年控股本金總額為5億美元,利率為7.375%的2021年票據剩余未償還本金額為2.06億美元。根據規管2021年票據的契約,2021年票據的所有未償還本金均于2021年10月4日到期。花樣年控股并未在該日付款。
10月底,由錦恒財富發行、佳兆業集團擔保的產品出現兌付逾期,逾期規模約為3億元,理財產品總金額約為127億元。
債務展期更為密集
債務展期成為高償債壓力房企的紓困手段之一,中國奧園、花樣年、陽光城等房企等接連展期,展期房企部分已違約、部分還在實質性違約邊緣徘徊。
12月9日,據華夏幸福披露,《債務重組計劃》獲得債委會全體會議審議通過,這意味著華夏幸福主要金融負債將獲得5到8年的展期。
11月,陽光城宣布對即將到期的三筆美元債進行要約交換,并在11月末通過了三筆美元債的展期方案;同時公司12.7億元的購房尾款ABS計劃、6.37億元的“18陽光04”,以及“20華濟建筑ABN001”等多只債券,也獲得展期。
11月22日、24日、29日,中國奧園發行的“中山證券-奧創二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展期方案、“深圳市前海融通商業保理有限公司2021年度第一期奧園集團供應鏈應付賬款定向資產支持票據”的展期方案、“平安-奧盈供應鏈金融1期1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國內私募債,均獲得展期。
盡管如此,通過對未來到期債務分析看出,整個房地產行業的償債壓力依舊較大。方正證券的一則數據顯示,房地產行業2022年美元債的到期總規模合計約552億美元,占比達27.86%;信用債2022年到期總規模合計約4878億元,占比37.69%,在2022年7、8月為到期最高峰,到期規模超600億元。
國泰君安也在研究報告中指出,2022年是房企海外債到期的主要年份,四個季度到期額分別為983.3億元、983.9億元、852.6億元和740.4億元,上半年是到期高峰,房企境內債到期高峰也在2022年上半年。因此,即便目前部分房企已獲得債務展期,但明年到期壓力仍較大。部分房企今年新發規模相對有限,且新發債券主要以美元債為主,目前美元債融資受限,或面臨一定融資及到期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