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最大冷庫群京津物流園項目近日已完成全部驗收,即將正式投產運營。作為進口商品入境“第一站”,京津物流園將與北控集團投資建設的北京通州內陸口岸項目聯動,對接面向北京消費終端的“最后一公里”,為大型體育文化賽事、各類國際性會議、國內外知名企業總部群、大型娛樂中心、大型商圈等消費中心提供優質食材供應服務。
京津物流園承載京津兩地口岸協同運營功能,是天津港集團與北控集團攜手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聚焦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進天津北方國際航運樞紐建設的重要民生類冷鏈項目。
項目于2020年開工,占地17.6萬平方米,建設自動化冷庫1座、高位貨架冷庫2座,庫容總量約6萬噸;建設恒溫倉庫1座、常溫倉庫1座、綜合辦公樓1棟,以及相關附屬配套設施,其中包括占地面積約1100平方米的凍品切割加工中心;配建集裝箱堆場約7萬平方米。
項目擁有集存儲、查驗、加工、運輸配送、展示交易、食品安全溯源、供應鏈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配備凍品分切中心等附屬配套設施,可根據客戶需求,開展切割、分裝等簡單加工業務,為今后入區的相關凍品企業提供配套服務。
園區設計和建設階段,在綠色節能環保方面大膽創新和嘗試,大力推進了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在“綠色”園區方面,冷庫采用二氧化碳疊加氟氯昂制冷技術,大幅降低碳排放,能有效實現低碳稅和可持續綠色供能。科學利用場地屋頂發展光伏類清潔可再生綠色能源,可實現原地發電、就地用電。與傳統供能模式相比,項目年減碳預計可達4000噸。
“智慧”園區方面,通過對冷庫進行自動化改造,貨位數能提升43%,最大程度利用冷庫的容積,大幅提升貨物存儲的效率和精確度。
據介紹,京津物流園將重點圍繞冷鏈行業的存儲、查驗、加工提供配套服務和供應鏈服務,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科技手段,為現代冷鏈物流行業賦能,探索冷鏈產業的發展新模式,發揮京津兩地區域性資源優勢,助力天津港世界一流樞紐港口建設,更好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