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濱海新區企業中海油能源發展裝備技術有限公司制造的渤海油田首臺智能化鉆機——渤中29-6 WHPA模塊鉆機完成裝船,這標志著我國海洋油氣裝備智能化制造轉型取得重要突破,對推動智能化油田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渤中29-6WHPA鉆機為整裝7000米模塊鉆機,同傳統模塊鉆機相比,配有雙司鉆、自動配漿、環網控制等多個智能化設備,極大地提高了海上鉆機泥漿配置、起下鉆、灌漿等作業設備智能化程度,不僅填補了海洋模塊鉆機智能化設計應用空白,還有助于保障油田安全生產,促進降本提質增效,為渤中29-6油田增儲上產賦能。
海洋模塊鉆機是開發海洋油氣資源關鍵設備,其鉆井效率對推動油田增儲上產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智能技術的發展,大數據和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在石油行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智能化鉆機已經成為鉆井裝備領域的必然趨勢。
當前,我國鉆機設備主要處于自動化階段。為改變國內海洋模塊鉆機勞動強度大、智能化程度低的作業現狀,在缺少可借鑒經驗的情況下,設施中心從設計階段對智能化運用范圍和深度開展專題研究,到建造階段實現單體設備接入環網實現智能化設備并網聯調,再到成功裝船出海履行新使命,聚力智能化鉆機建造攻關,歷經1年,渤海油田第一臺智能化鉆機終于誕生。
面對多點突發的疫情、施工工期緊張、技術難題大等困難,項目團隊一方面加快科研立項步伐,著力攻克技術難點,形成4項應用技術成果,實現了部分設備標準化。另一方面強化精益管理,積極創新管理方法,通過采用多點分散預制、探索遠程視頻新模式驗收設備等,提高抗風險能力,使疫情對預制、驗收進度影響基本為零。
據了解,項目團隊自2012年以來,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瞄準關鍵核心技術,持續加強模塊鉆機設計制造標準化、鉆井設備智能化、工程管理數字化技術研究,累計編制模塊鉆機相關設計建造標準規范十余項,發明技術專利數十項,現已全面掌握HZJ40/2250-HZJ70/4500全系列海洋模塊鉆機集成制造核心能力,技術研發能力及項目管理能力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完全實現鉆井設備的國產化替代。(中海油能源發展裝備技術有限公司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