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5月24日,在天津市“十項行動”見行見效主題系列第六場新聞發布會,即“十項行動·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方案”新聞發布會上,區委副書記、區長單澤峰就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和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作簡要介紹。
單澤峰指出,市委、市政府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部署實施“十項行動”,并專門明確實施濱海新區高質量發展支撐引領行動,賦予了濱海新區新定位、新使命。我們堅決擔起大區之責、提升大區之能、彰顯大區之為,全面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功能區、現代產業集聚區建設等“八大工程”,加快推進32個子項、178項具體任務,高質量發展態勢持續鞏固。
單澤峰介紹說,在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新區通過建機制、搭平臺、優環境、出場景,不斷提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能力,中石化高端新材料項目集群、北燃LNG、聯想智慧創新服務產業園等重大產業項目加速聚集,2021年以來累計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重大項目88個,投資額1578.7億元,引進北京在津新設機構579個,注冊資金1784.2億元。在形成現代化產業體系方面,新區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根基,圍繞“1+3+4”現代產業體系,打造41個主題園區,構建特色鮮明的千億級產業集群。2022年,規上工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戰新產業加快成長,工業戰新產業和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全市占比超58%和64%。新興業態加快發展,飛機、船舶離岸租賃業務全國領先,租賃資產超1.4萬億元。商業保理總資產規模躍居全國第一。
“目前,濱海新區新動能加速集聚。構建了‘一心三室四谷’創新體系,集聚省級以上研發機構575家,3家全國重點實驗室獲批,4家海河實驗室加快建設。高新技術企業達46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492家,雛鷹、瞪羚和領軍企業2811家。打造了新一代超算、飛騰麒麟‘PK體系’等濱海版‘國之重器’,在信創、生物醫藥、海工、航天四大領域,解決了12個專業賽道‘卡脖子’問題。”單澤峰說道。
同時,濱海新區改革開放活力持續釋放,法定機構改革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實推進,營商環境考核評價居國家級新區前列。自貿試驗區向全國復制推廣試點經驗和實踐案例38項,創新指數連續三年位居全國前列。天津港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綠色港口建設邁出堅實步伐,連續多年躋身世界港口前十強。
“今年,新區實現了含金量非常高的開門紅。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較快增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際利用內外資等實現兩位數增長。同時,重大項目支撐作用明顯,空客二期項目簽署框架協議,中船船舶制造項目加速推進,總投資1624億元的大眾變速器、SEW智能制造基地等2803個重大項目落地。”單澤峰表示,這既是經濟活力的體現,更是信心指數的攀升,為精準高效抓好全年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