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天津生態城:做好“水文章”讓城市更靈動

      來源:津濱網 發布:2023-08-16 08:21:49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作為國家首個綠色發展示范區,中新天津生態城始終堅持生態優先,全力做好“水文章”,走出了一條資源約束條件下的發展新路,用15年時間演繹了“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綠色蝶變。


      【資料圖】

      陸海協同治污

      打造水清灘凈優質生態

      夏末秋初,生態城靜湖公園湖水清澈、風光秀麗,很多居民在這里觀景親水,體驗戶外野趣。然而,曾經的靜湖卻是一座面積達2.56平方公里積存了40多年的污水庫,存在外排污染物入海的風險。

      靜湖原狀與現狀對比

      記者了解到,早在2008年開發建設之初,生態城就將污水庫治理作為生態環境修復的“一號工程”,采用大量創新技術根治污染底泥,在此基礎上又建設了18.24公頃的景觀綠化帶。重度污染的底泥經無害化處理后燒成陶粒,用于綠化基料;中度污染的底泥凈化后被裝進巨型口袋,用于人工島造島;輕度污染的底泥經過無害化處理,用于路基墊土。歷經3年多的生態修復,215萬立方米的存量廢水經處理后達標排放,385萬立方米的污染底泥實現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蹚出了一條國際領先的污染場地治理新路。相關技術及應用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生態修復經驗先后在河北、山東、浙江等地推廣運用,靜湖獲評“天津市最美河湖”。

      “我們在重拳治理歷史積存污染的同時,還積極落實天津市‘控源、治污、擴容、嚴管’四項舉措,對入海河流實施‘一河一策’,強化河長制責任,構建建管結合、水岸同治、陸海協同的長效治污機制,減少污染物入海風險。”生態城建設局副局長付鵬告訴記者。

      據介紹,近年來,生態城充分發揮智慧城市建設優勢,綜合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依托全域視覺終端協助開展“藍天碧海”專項執法,利用無人機巡檢實現岸灘、近岸海域垃圾管控常態化,合作探索利用AI智能鳥類監測系統助力生物多樣性調查保護,以更智慧、更高效、更精細的智慧手段確保水清灘凈。“截至2022年底,生態城近岸海域優良水質比例從2016年的33%提升到100%。”付鵬表示。

      水系大循環、大連通

      繪就貫通全城“水地圖”

      在解決污水庫治理和污染物入海難題的同時,生態城從提升水生態容量和水體自凈能力入手,全面開展水系連通工程,推動“溪、河、湖、堤、灣、海”水系的大連通大循環,繪就貫通全城的“水地圖”。

      水系聯通,規劃先行。據了解,結合區域總體規劃,生態城編制了水系專項規劃,實施薊運河公園、靜湖公園、白鷺洲公園、惠風溪公園、南堤濱海步道公園、印象海堤公園、瀾清溪公園、南灣公園、東堤公園等系列工程,通過鋪設管涵、疏浚河道、開挖島間水系、設置換水閘、建設河道護岸等措施,構建起“兩湖、三環、五灣”的水系格局。其中,靜湖和元寶湖“兩湖”水域面積約130公頃;合作區、旅游區北區、旅游區南區水系連通體系“三環”總長度約43公里;包括中心漁港、力高附近海域、航母公園附近海域、海濱大道沿線海域和南灣五片內海的“五灣”,總海域面積約1190公頃。生態城水系正在從“局部循環”到“活水連通”轉變,區內水體水質和河床生態得到持續改善,濱水公園也成為居民休閑娛樂的活動空間。

      據介紹,未來,生態城將結合城市排水系統優化,逐步完善水系格局。全域43公里長的水系全部連通后,將如同一條藍色“水項鏈”,串聯起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城市空間,徐徐展開一幅幅水清、岸綠、魚游、景美的生態畫卷。

      修復濕地和親水岸線

      建設“美麗海灣”示范樣板

      生態城在升級版指標體系中,將濕地保護率、生態岸線保有率、自然生態協調等繼續作為生態城市升級建設的目標要求,努力把生態城灣段打造成“美麗海灣”建設的示范樣板。

      位于生態城的永定新河口左岸濱海濕地是咸淡水交匯、陸海鄰接的交錯區,為加強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生態城啟動了138公頃的濱海濕地修復項目,模擬河口自然形態,將直線及阻水直角岸線削直變彎,有效改善了區域水動力環境,對恢復潮間帶生物也起到了積極作用,為海洋生物和鳥類提供了棲息和覓食環境。

      通過濕地修復和灘涂治理,生態城海洋漁業資源、沿海濕地鳥類種群得到明顯恢復,成為生機盎然的鳥類天堂。區域觀測到鳥的種類從之前的106種增加到現在的179種。種群數量達萬余只、約占全球總量80%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遺鷗在此棲息越冬。

      生態環境好了,一條條親海綠色廊道也成了吸引居民和游客的寶藏打卡地。生態城擁有距離北京最近的36公里生活海岸線,先后建設了東堤、南灣、南堤濱海步道等親海綠色公園,形成了包含12個主題景觀、總長度達15公里、總面積約189公頃的親海公共空間,聚集了國家海洋博物館、航母主題公園、媽祖文化園等具有濃郁海洋文化特色的熱門景區。“藍綠交織、河海相連、動靜結合、全域游樂”的濱海旅游城市風光,讓生態城成為游客臨海親海的向往之地。(部分圖片由生態城提供)

      關鍵詞: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女bbbbxxxx另类亚洲| 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免下载|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电影网|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亚洲日韩激情无码一区| 亚洲区小说区激情区图片区|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亚洲av伊人久久综合密臀性色|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 亚洲自偷精品视频自拍| 亚洲同性男gay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 亚洲最大中文字幕无码网站|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国产av无码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秋霞 | 亚洲日产2021三区| 久久久久se色偷偷亚洲精品av| 亚洲第一男人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亚洲成AⅤ人影院在线观看| 狠狠亚洲狠狠欧洲2019|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亚洲男人天堂2017| 亚洲五月综合网色九月色|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 99久久国产亚洲综合精品| 日韩亚洲人成网站|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日本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