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8月25日,“走進區域看發展·中國式現代化的京津冀實踐” 網絡主題調研采訪活動采訪團來到位于新動力金融科技中心的奇安信集團采訪調研。當天,奇安信集團(簡稱“奇安信”)發布了Q-GPT(奇安信大模型)安全機器人和大模型衛士,進一步助力網絡安全工作。
奇安信成立于2014年,專注于網絡空間安全市場,是一家向政府、企業用戶提供新一代企業級網絡安全產品和服務企業。近年來,奇安信從“快速上規模”進入“高質量發展”戰略階段,在研發上進一步加大投入,用標準化定制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有效解決新場景的網絡安全問題。
“Q-GPT安全機器人是基于奇安信大模型的‘虛擬安全專家’,可以全天候工作,一臺機器人等于60多位安全專家,可產生約2000萬元的運營效益,極大提升了生產力。大模型衛士集安全風險發現、大模型訪問控制、數據泄露管控、違法違規行為溯源、大模型應用分析等為一體,幫助企業更安全的向大模型要生產力。” 奇安信集團董事長齊向東表示。
據齊向東介紹,從企業開始訓練自己的GPT安全大模型開始,就制定了明確的目標:要讓客戶在使用奇安信的GPT產品時就像是雇傭了一個高級安全專家隊伍,把產品領回去就能變成自己的力量。所以這個產品的形態一定不會是一個問答對話框,而是一個聰明的機器人,它能幫助或者替代安全專家執行復雜任務,能全天候工作,成為真正的生產力。
奇安信安全機器人究竟創造多大的生產力?記者采訪時了解到,以處理告警這個安全運營場景為例,一個3000人的數字化企業每天平均大約有10億條日志,產生約10 萬條告警。一個安全分析專家一天最多能處理480條,要想把10萬條全部處理完,需要200多個專家,按每人每年30萬成本計算,需要6000多萬元。但如果選擇奇安信安全機器人,每臺機器人效率相當于60多位專家,可以產生約2000萬元的運營效益。
此外,當日推出的業內首款大模型衛士產品,能解決廣大企業客戶對于大模型“想用不敢用”的顧慮,讓他們能夠用好大模型提升核心競爭力。為企業在使用大模型過程中提供四重防護:防止數據投喂造成的敏感數據泄露、建立身份識別與溯源機制、避免觸發數據跨境安全監管紅線、對企業內部大模型應用狀況全面分析。據了解,目前,大模型衛士能夠完美適配主流大模型應用,并在終端側和網絡側,通過檢測審計平臺、安全代理網關(SWG)等工具,對GPT實現精準管控,全面降低數據安全風險。
據了解,2022年3月,奇安信圓滿完成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網絡安全保障任務,創造了冬奧網絡安全“零事故”的世界紀錄;同時,奇安信積極開拓國際市場,持續推進產品國際化、服務能力國際化和市場能力國際化,利用核心產品的競爭力和海外逐步積累的服務能力,打造標桿項目,加速拓展更多渠道,初步實現渠道分級化、運營本土化、能力一體化和品牌國際化。
作為網絡安全國家隊,奇安信立志為國家構建安全的網絡空間。未來,奇安信將針對新技術下產生的新業態、新業務和新場景,繼續為政府與企業等用戶提供全面、有效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向成為“全球第一的網絡安全公司”的愿景目標不斷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