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三強未來十年將把重心全面轉向電動汽車領域。7月大眾“2030戰略”發布移動出行轉型戰略、今年3月寶馬集團發布“三步走”轉型規劃,再加上作為戴姆勒支柱的奔馳在7月的“全面電動化”戰略發布會,德系三強未來十年的發展路線圖已經基本清晰,競爭已經從燃油車領域全面轉向電動汽車領域。為了滿足歐盟排放法規的要求,當前大眾集團、寶馬集團和奔馳都有為數不少的插混車型,但仔細觀察三家廠商的未來十年規劃便可看出純電驅動才是它們最終的選擇。
電動化已經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目前呈現的多元化玩家的競爭局面也才剛剛起步,預計到產品更為豐富、技術更為成熟的2025年,競爭格局將會更為激烈,同時市場化的優勝劣汰才會正式拉開帷幕。
從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應用情況來看,“三合一”電驅動總成方案已經成為主流。在“三合一”的電驅動系統下,電機、控制器和減速器可以共用部分殼體,減少傳動部件。這樣做的好處顯而易見:減輕系統重量、縮小系統尺寸,有效提升電驅動系統的功率密度。零部件的數量減少后,系統整體耐用度大大提高,系統NVH值也能夠得到有效控制,降低制造成本,也有利于整車企業進行組裝生產。
與純電動車使用單一電能源相比,混合動力汽車使用油電混合動力系統,混動變速箱則是將發動機與驅動電機的動力以一定的方式耦合在一起并能實現變速、變扭的傳動系統。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電池、電機、電控)之一,驅動電機及其控制系統未來發展前景可觀!
新能源電機未來市場規模預判
全球新能源電機市場到2025年將達到517億元,為2019年的3.5倍。
圖表來源:聆英咨詢
扁線電機具備功率密度高、結構緊湊等優點,符合新能源汽車電機未來發展趨勢,是一項具有革新意義的電機技術。
電機的制作工藝分為扁線電機與繞線電機,扁線繞組電機通過應用截面積更大的扁銅線,提高電機槽滿率,具有高功率/轉矩密度、高效率、散熱性能更好等優點,同時更易實現自動化生產,滿足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爆發后對產品一致性高的要求。
新一代新能源汽車扁線電機裝配線
△利元亨定子裝配線—刪減版
利元亨扁線電機定子裝配線,工藝包括了定子鐵芯上料、插入絕緣紙、發卡裝配、發卡擴頸、發卡扭轉,發卡焊接,出線端安裝和焊接,測試,浸漬等工藝,實現智能柔性生產。
△利元亨轉子裝配線—刪減版
利元亨扁線電機轉子裝配線,一共兼容多款電機產品,用于高端轎車品牌電動汽車。前段工藝包括了鐵芯上料、插磁鋼、鐵芯加熱、稱重、注塑及冷卻工位;后段工藝包括了輸送裝置、組件上料、激光蝕刻、精確擰緊、壓裝工位、測試合格、轉子合格下線等工藝,實現產線信息化、智能化生產。
1、攻克產能難題
整線產能30K/年,節拍:69s,是行業平均水平的2倍;產品優率達99.5%,優于98%的行業平均水平。
2、智能混合生產
柔性轉子裝配線,智能混合生產,兼容多款尺寸差異較大產品,前瞻性設計,產線設計兼容未來機型。
3、先進注塑工藝
集成歐洲先進的注塑工藝,保證轉子成品的一致性和高速運轉的穩定性。
4、自動化水平高
產線單元化,采用不同型號機器人共線生產,自動化率高達80%,達到行業先進水平。
5、信息化生產力
匹配運行管理系統作為配置工具,管理可追溯部件、組件執行增值工作的任何生產線配置和配方;提供質量跟蹤服務,動力傳動系統,加工過程全球零件跟蹤系統;工廠信息系統對所有量產工業設備機器進行實時監控。
6、以人為本結合精益生產
得益于國際知名車企對安全性、規范化的高要求,利元亨經過多方測試,保障了機器人運作區域與周圍固定物體、設備保持≥500mm的安全距離,綜合考慮場地的利用率、安全性,實現線體單元化布局,大幅節約場地空間。
在“電動-智能”與“碳達峰、碳中和”的趨勢下,中國零部件迎來了在全球產業地位提升的歷史性機遇時刻。特別是在汽車“新四化”發展的重大時機下,汽車產業鏈緊繞電動化、智能化創新發展,努力攻克核心技術,破解“卡脖子”難題,加速產業間跨界融合。
利元亨將繼續深化發力優勢領域、通過產學研合作,加速產品技術的迭代,在扁線電機發展技術上走在行業前列,實現產品銷售一代、研發一代、預研一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 本文中所涉及信息和參數等內容最終解釋權在于利元亨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