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剪輯新手來說,粗剪概念的了解可能并不是那么得透徹,那在日常剪輯當中,粗剪應該如何創建呢。
1.素材整理
首先要整理自己的每一個鏡頭。認真分析劇本文案,按照段落和場景整理素材。在進行拍攝的時候,會涉及到多方面的影響,比如演員、地點、環境等等,這些往往都不是按照原本計劃的發展時間來拍攝的,這時候記錄拍攝信息的場記就顯得非常重要了。所以在進行粗剪的時候,需要我們對照場記表對素材進行整理,最后以一個段落或場景為單位進行素材組接。
2. 處理音頻,視頻的先后
如果場景主要以對話驅動,就需要先編輯音軌。暫時忽略在視頻軌道上的專注。當我們已經完成對話,且達到拍攝滿意的效果時,就試著聽聽音頻的流動方式,處理完畢之后再處理相關視頻的操作。
如果場景主要以動作驅動,就需要先編輯視頻或圖片,由于音軌會四處跳躍,我們可以在視覺流程之后再處理音頻。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修正剪輯點的地方花太多時間,不然會破壞我們創建粗剪的目的。那么對于粗剪,有幾個小技巧分享給大家,可以記重點:
技巧a:將表現力好的鏡頭盡可能地往前放,包含信息的鏡頭能盡量表現的就不要吝嗇,而在粗剪期間要對聲音,圖片進行最小的處理。
技巧b:在對視頻進行大處理調整的時候一定要記得保留上一個版本,還有不論我們想法有多完美都要先按照最初要求進行嘗試完成。
技巧c:粗剪一般比成片要長出至少10%—15%,在進行精剪之后,視頻的長度也是要由它本身的風格來決定。
技巧d:如果粗剪很長,我們可以在不破壞原故事敘事的情況下進行切割。如果粗剪很短,就可以選擇在恰當位置進行擴展故事,總之,在這方面靈活運用就可以啦。
技巧e:如果本身沒有給出音樂素材,現根據原始素材裁剪,如果我們擅自添加,可能會導致選擇的音樂無法正確判斷粗剪。如果已經選擇了音樂,例如預告片,那就可以將音樂包含在粗剪當中。
總而言之,粗剪是后期制作過程中正常且有必要的部分。通過對它的認識,我們也能更快地加入到剪輯行列中來,畢竟剪輯是一門值得考究的學問。要想理解透徹,就要一步一個腳印,但要說到捷徑呢,也可以通過剪輯軟件開始入手的,就像多位分頻機軟件,它包含的教程,插件非常豐富,適合剛接觸剪輯的小伙伴們,擁有切割,變速倒放,貼紙文本和字體,特效,轉場,濾鏡等主流功能,同時它的音效音樂素材庫更新非常快,完全不用擔心最后制作出的成果找不到合適的音樂音效,另外它還包含一項非常人性化的功能,就是在我們做完視頻之后,幫助調整分辨率和格式,方便發布到各種平臺上。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