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大年初五)晚,一封感謝信發布在太原市迎澤區寇莊西路36號院的居民微信群里,引來大家紛紛點贊。這封感謝信是居民宋女士寫給同小區一名拾金不昧的小學生的。
2日晚,家住3號樓的張子涵小朋友在健身器材處玩耍時,發現地上有一個大紅包,打開一看,里面裝著600元錢。她拿著紅包首先敲開旁邊一戶人家的門,詢問是不是他家丟失的,當得知不是后,將紅包拿回家交給了奶奶,第一句話就是:“奶奶,不是咱們的錢,不能要。丟了錢的人肯定很著急,咱們得還給他。”奶奶郝麗娜表揚了孩子,并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于是孩子在居民微信群發了一個紅包認領的信息。
3天后,失主宋女士看到信息前來認領。山西晚報記者看到宋女士發在微信群里的感謝信,上面寫著:“初二晚上從娘家回來,不慎把孫孫的拜年錢丟失。想著可能找不到了,萬萬沒想到奇跡出現了,今天(2月5日)早上看到居民微信群里有人說撿到了一個紅包,那個撿到錢的就是3號樓郝麗娜嫂子的小孫孫,聽到這個消息,我心里非常激動,現在錢已如數交到了我們手中。我在這里要謝謝這位拾金不昧的小學生,她才9歲就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是不能拿的,能想到丟錢的人一定會著急,她的這種拾金不昧精神是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她的這種思想和精神與老師和家長的教育是分不開的。最后,請允許我及我的家人再次向這位小學生致以誠摯的感謝。”
感謝信發在居民群里,居民們紛紛給孩子點贊留言:“張子涵小朋友很棒”“張子涵小朋友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少先隊員”“表揚孩子的同時,也應該表揚孩子的奶奶、爸爸、媽媽”“好家風,好家庭,好孩子”。
太原市迎澤區迎澤街道南內環街二社區書記龐麗紅告訴山西晚報記者,孩子的奶奶郝麗娜是社區有名的熱心人,經常做好事,每天打掃院子、打掃涼亭,幫助別人。她也是遠近聞名的“好兒媳”,精心伺候80多歲的婆婆,婆婆見人就夸媳婦好,在她的影響下,家里老幼和諧相處,這是好家風的傳承。(記者徐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