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疏導疫情期間隔離點人群的精神心理健康、幫助一線抗疫工作者舒緩情緒,杭州七院浙大精中心理危機干預中心不僅重啟抗疫心理專線0571—85029595,每天24小時待機,還整合各區、縣(市)資源,開通16路疫情心理援助熱線,1月26日至今累計接聽1400余人次。
線上線下雙結合提供心理健康援助
“居家隔離好多天了,目前已做了三輪核酸檢測,每次做完等結果出來的那段時間,我都非常焦慮。有沒有什么辦法,讓我不去想這些事情?”
“醫生,我一個人在隔離點住著,開始幾天還挺新鮮,但一個人待久了就越來越無聊,于是開始想來想去,這兩天每晚都睡不著……”
“這幾天隔離在酒店,每天沒什么事情,就管兒子寫作業,真的是越管越氣!”
“最多時一天有上百個電話。”宋海東說,主要來自集中隔離人員、三區人員及其他有需要的大眾。“有的在陌生的環境、有的和家人分離,時間一久,難免會產生緊張、焦慮、不安等負面情緒。這時候,心理疏導非常重要。”
針對隔離點人群,杭州七院主要采用線上線下雙結合的方式進行心理健康援助。有特殊需求的人員,主要通過醫生線下一對一提供心理援助。醫院根據每個區隔離點數的不同,分派多位醫生負責區域心理援助工作;根據需要心理援助的人數,協調醫生上門單獨進行心理輔導。聽說心理專家能提供“上門服務”,隔離點不少市民主動要求“聊一聊”,大家都認為,“這是一場及時雨”。2月5日、6日,杭州七院已線下服務32人次。
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初始,心理治療就開始融入綜合治療。“盡管有些居民會擔心、害怕,但程度并不嚴重。”杭州七院隔離人員個體心理援助醫生孫繼軍表示。
“深呼吸”“蝴蝶拍”幫助自我放松
為幫助隔離人群,2月5日起,杭州七院還安排了資深精神心理專家,通過“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微信視頻號,針對隔離期間常見的睡眠管理、焦慮、抑郁、恐慌、緊張等問題,用直播形式進行線上心理科普和互動答疑。兩日內累計2293人次觀看。
當下,疫情風險還未完全消除,眾多來源不明的信息,容易引起公眾恐慌。宋海東提醒,市民應從官方發布了解準確的防疫信息,其次做好個人防護。企事業單位開工后可以有組織地采取措施,做好員工心理文化建設,還可以安排工間操,適時讓員工一起放松、冥想。
部分人群適應了宅家防疫,重新上班上學身心容易出現緊張、焦慮等不適,宋海東建議可以通過深呼吸、蝴蝶拍等方法幫助放松自我。“深呼吸前找一個舒適的姿勢坐好,兩只手放在腹部,先緩慢呼氣,再用鼻子緩慢吸氣,停留3—5秒,最后用嘴巴緩慢把氣體呼出,在呼氣時自我暗示‘所有的煩惱壓力隨著廢氣一同被呼出’,如此重復3—5次就能體會到放松的效果。蝴蝶拍則是雙手交叉在胸前,輕抱自己對側的肩膀,雙手交替輕拍自己的肩膀,左右各拍一次為一輪,以時鐘的秒針‘滴答滴答’為輕拍的節奏,一般8—12輪為一組。拍完一組后停下來,做一次深呼吸,這樣重復2—3組。”(記者 柴悅穎 通訊員 李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