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上,1000余名穿著鮮艷的群眾演員在國家體育場正前方表演歡快的舞蹈。其中,有88人是來自河北北方學院舞蹈系的學生。他們在民族舞中加入了現代廣場舞的元素,青春飛揚、活力四射,令人印象深刻
2月4日,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上,由1000余名群眾演員帶來的儀式前表演讓人眼前一亮。與以往不同,這場表演沒有主持人和明星,沒有串場詞,而是只有來自各地的群眾演員在耳熟能詳的歌曲中激情起舞。他們中最小的只有5歲,最大的74歲。
當衣著鮮艷的群眾演員在正前方歡快舞蹈時,現場沸騰了。這支演出隊伍中,有88人是來自河北北方學院舞蹈系的學生。他們進行了民族舞部分的表演。由于在少數民族傳統舞蹈的基礎上,又加入了現代廣場舞的元素,因此,他們的表演顯得青春飛揚,活力四射。
“最后一刻上臺的時候,我特別激動,但是完全不緊張了。我們就想著一定要把河北青年的自信和熱情展現給全世界。可以說,我們當時都是在盡情地享受那個展示自我的舞臺!”畢雯雯是河北北方學院藝術學院舞蹈系的一名大三學生。當回憶起開幕式上的“高光時刻”,她難掩激動。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時,8歲的畢雯雯正坐在電視機前,對參與國際盛會心生向往。“沒想到,這次北京2022年冬奧會在北京和家鄉張家口舉辦,而且自己能真正參與其中,這種感覺太奇妙了。我非常自豪和驕傲。”畢雯雯說。
而這閃光時刻的背后,是整個團隊的努力和展現張家口風采的信心與決心。
從去年9月下旬接到選演員的通知后,河北北方學院舞蹈系全體師生就投入到了這項特別的任務中。“原定的88人中有10%的替補演員,但學生們的參與熱情打動了導演組,最后確定我們88人的團隊全部為正式演員。”該校藝術學院藝術實踐展演中心副主任李澤原告訴記者。
“我們學校是省屬駐張高校,可以說承擔了把河北故事講好、把張家口故事講好的雙重責任。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感到很光榮。”李澤原說,“正如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所說,這一儀式前表演環節就是要體現‘人民性’,讓大眾參與進來,因為大家的日子過好了,才會載歌載舞。而我們學生在其中要做的就是把張家口青年昂揚向上的生活狀態和對未來的美好期望展現出去。”
88名年輕人是開幕式里蒙古族、回族、壯族、維吾爾族、藏族等5個民族舞的表演者。他們身著加入現代元素的民族服飾,自然活潑,陽光燦爛。
“每種民族舞蹈的表現形式是不一樣的,但這種群體性的表演還需要協調統一。所以,我們在排練時做了大量的工作,一對一地輔導學生做好每個細節,包括動作、表情等,引導他們在動作協調一致的基礎上,表現出每個民族的風格特點,保證每個鏡頭對準我們的時候,都能有最好的呈現。”該校藝術學院舞蹈系主任賈凡對于排練中的點點滴滴仍記憶猶新。
表演結束后,學生們在后臺聽到國歌奏響、看到國旗升起時,他們相擁而泣。這一刻成為他們一生的驕傲。
該校藝術學院黨委書記裴春燕坦言,雖然在整個準備、排練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難,比如學生生病、受傷等,但學校領導給予了很大支持,各個部門協調聯動,把保障工作做到最好,最終確保了88個人的團隊全部上場。
“冬奧會開幕式儀式前表演,我們的學生站在了鳥巢中的‘C位’。看到這一刻,我們覺得一切都值了。”該校藝術學院院長仲莉華對記者說。(記者 章紫薇 劉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