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江東大道二期馬上要全線通車,到時就更方便了!”家住錢塘區下沙街道的殷師傅是一位貨車司機,每次跨江去接貨,都會走這條路。不過最近他注意到,江東大道開始展露新顏——已經開始綠化、路燈等附屬設施的“掃尾”工程施工。
這也意味著,通車指日可待。
作為錢塘區連接主城區的交通骨干道路,全長4.6公里的江東大道提升改造工程項目,承載著完成杭州“城市東擴”的重要任務。今年5月底,江東大道一期、二期即可完工、具備通車條件,以此為標志,錢塘區構建現代化大都市綜合交通網絡、夯實共同富裕城市基礎設施支撐的步伐也越來越快,百姓幸福指數也在不斷攀升。
構筑外聯內暢大體系
激發城市能級躍遷
快速路,一端連著城市能級的提升,一端連著民生需求。作為全市唯一跨江布局的行政區,能夠便捷串聯起兩大區塊的快速路體系對錢塘區來說分量更重。
錢塘區涉及的兩條“迎亞運”快速路,總長33.3公里,包括錢塘快速路(錢塘區段)和江東大道提升改造工程。其中,錢塘快速路(錢塘區段)由下沙路與12號路提升改造工程、艮山東路過江隧道項目、艮山東路東延(過江隧道—頭蓬路)組成。
從德勝高架、江東大橋到江東大道,這是許多來錢塘區的市民會選擇的一條路線。項先生家住莫干山路福茹弄附近,因工作原因有時需要來錢塘區,他數過,沿途要經過15個信號燈,堵車時車程近1個小時。等到兩條快速路通車后,像項先生這樣家住城西的市民進入錢塘區的通行時間有望縮短一半。
作為省市重點打造的實體經濟和標志性戰略性改革開放大平臺,錢塘區交通體系的全面完善,不光改善民生,對提升城市能級、保障產業發展也有著顯著作用。
今年以來,錢塘區大力實施綜合交通建設“五大工程”:除實施快速路網“貫通工程”外,還包括軌道鐵路“謀通工程”、高速路網“暢通工程”等,全力打造人便于行、貨暢其流的“外聯內暢”綜合交通體系,為錢塘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全新活力。
完善長三角地區路網
提升交通樞紐地位
今年1月,隨著杭州機場高鐵的開工,錢塘人開始暢想坐著高鐵去機場的幸福場景。按照規劃,杭州機場途經嘉興桐鄉市、海寧市、杭州錢塘區等區域,對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都有著重大意義。
長三角,是我國經濟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2021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被正式寫進了“十四五規劃綱要”。地處“杭州第一縷陽光升起”之處,錢塘要如何把自身發展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國家戰略坐標體系中去?
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主動參與共建杭嘉一體化,這些都離不開交通路網的完善。
在“通滬、達甬、聯嘉紹”的區位優勢基礎上,錢塘區依托G60科創大走廊和城東智造大走廊,推動上海科研溢出在錢塘智造落地,不斷做大做強經濟“蛋糕”。
目前,錢塘區正加快推進杭紹甬高速、104國道杭州河莊至蕭山衙前(錢塘區段)、頭蓬快速路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江東三路過江通道、長安至下沙城際鐵路等重點項目的前期研究和報批,不斷完善長三角地區交通路網,積極推動與上海張江、蘇州工業園區、嘉興海寧等領域的合作發展,為構建杭州、上海、寧波“1小時經濟圈”做出“錢塘貢獻”。比如,為保障上海重要產業鏈應急保供工作,浙江在杭州、寧波四地建設保供貨物中轉站點,其中,杭州站點正是選在錢塘區。目前,錢塘保供站已擴大保供范圍,實現雙向物流暢通無阻,為杭州和上海汽車產業鏈提供更完善的保障。
“至2025年,錢塘區將力爭實現區內‘234’出行交通圈,即20分鐘直達蕭山機場,30分鐘直達市民中心,區內40分鐘點到點出行,基本形成集鐵路、軌道、水運、路網等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錢塘區相關工作負責人介紹。(記者 史俊杰錢塘微融圈 朱鄰玲 朱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