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夢玲版的白秀珠,大家都看了嗎?
劉亦菲版白秀珠稱得上是珠玉在前,幾乎成了一代人的經(jīng)典白月光,雖然人設(shè)是跋扈的富家大小姐,但實在是又美又嬌俏,讓人又恨又喜歡。
雖然當年也有人在嘲天仙的演技,但不耽誤《金粉世家》依然成了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白秀珠的卷發(fā)大小姐扮相也很讓人難忘。
(相關(guān)資料圖)
16歲的年紀是白秀珠最好的妝造。滿滿的膠原蛋白,細膩白凈的皮膚和白里透紅的臉蛋都讓“嬌俏”有了最好的具象化。
略帶嬰兒肥的臉頰也誤打誤撞成了人物精髓,很貼近千金大小姐的人設(shè)。飽滿流暢的臉部線條和上揚的靈氣眼眸形成了對比,少了點攻擊性,更給角色添了幾分嬌憨。
敢嘗試天仙的之前的角色,這份大膽嘗試和不怕非議的勇氣很可貴,但即使拋開臺詞功底和演技,單純看扮相,易夢玲這版感覺上好像也有點不對味。雖然出演的片段已經(jīng)是留洋回國后相對成熟的階段,但依然少了幾分靈動感。問題好像出在眉眼走勢!
直接截圖對比,很容易就能看出易夢玲和劉亦菲眉眼處線條走勢的對比。劉亦菲的眉眼走勢偏上揚,眉眼間距更近,眉眼處三角區(qū)更深邃,而易夢玲的眉眼區(qū)域則偏平,立體度不夠,眉眼間距也更寬。
其實從側(cè)面看,劉亦菲的眉弓高度也不算特別高。但顴骨相對更有存在感,整張臉雖然是肉肉的嬰兒肥,但也能看出來飽滿骨相的支撐感。
尤其是有完美頭型的支撐,優(yōu)越的顱頂高度和顳部飽滿度完美演繹了什么是“頭包臉”,偏方但帶有小絨毛的發(fā)際線既有氣場,又不會顯“禿”。有這樣一顆漂亮的頭,很能給面部的小問題藏拙。
而易夢玲的骨骼表現(xiàn)點則不太明顯,雖然整張臉線條很流暢,但缺少顴骨和下頜表現(xiàn)點的同時,眉眼處的立體度也不夠,更容易顯“饅”,也顯得很“平”。
拉高眉眼三角區(qū)的深邃感,打造出立體度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精髓。鼻部的修容不僅僅需要勾勒出精致小巧的鼻頭和流暢的鼻梁,從山根到眉毛1/3的位置以及也需要用修容色暈染。
把這一區(qū)域的肉感壓下去,自然就突出了眼眶的深邃感。拉高面中的立體感和深邃感,也更能讓視覺重心集中在五官,而忽略外輪廓的小問題。
想打造漂亮的眉眼走勢還有一個重點,就是需要把握好眉眼間距。劉亦菲整體眉毛走勢是配合眼型的上揚型,但也并沒有顯得眉眼間距款,很細節(jié)的一個點就是眉頭下壓。
略微下壓的眉頭不僅能在視覺上調(diào)整眉眼間距,也不會顯的中庭過長。眉毛后段的打開感也能更適配上揚眼線等妝容。
眉眼間距偏近除了能加深眉眼處的深邃感,也會讓眼神更聚焦,顯得眼睛更有神,也更有攻擊性。
而眉眼距離更分散,整個人則會顯得更佛更柔和,眉毛給眼睛的加成減少,眼神的表現(xiàn)力也只能純靠“眼”。
對眼睛本身的條件要求更高。也導致易夢玲版萬玲雖然身材氣質(zhì)氛圍感都很優(yōu)越,但就是少了點大美女的狠勁兒。
近一段時間網(wǎng)絡(luò)上較火的眉峰前移,雖然說很適合方圓臉,但其實稍不留神就容易踩坑。眉峰前移的原意是希望提高面部折疊度,但前移的眉峰很容易顯得眉眼間距過寬,搭配下落的眉尾,很容易讓眼神少了靈動,多了佛系。
如果是眉峰前移,但毛流感不夠強,眉毛偏細,還很容易顯老。
保持眉頭略低于眉尾,從鼻翼外側(cè)到眼球外側(cè)的連線定眉峰,從眉頭到眉峰出處略抬起的走勢就基本適配絕大多數(shù)人的畫眉需求。順著這個眉形不管是復古感細眉,或者是打造毛流感粗眉都會很適配。
挑戰(zhàn)過白秀珠和萬玲兩個經(jīng)典美女角色后,易夢玲的演戲之路,你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