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中國太平召開2021年業績發布會。2021年,集團總保費收入達2625億港元,同比增長12.4%。股東應占溢利75.14億港元,同比增長14.7%。總資產達13786億港元,較去年末增長17.9%。股東應占每股總內含價值60.536港元,較去年末增長14.3%。
與此同時,中國太平管理層在會上就市場關注度較高問題進行了回應。
太平人壽代理人人力較年初逆勢增長1%
在行業整體承壓的情況下,太平人壽原保費收入同比增長3.0%,新單期繳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3.5%,其中個險新單期繳保費同比增長21.6%。
此外,太平人壽代理人人力較年初逆勢增長1%。人力質量和結構積極向好,整體月人均產能、新增人力人均產能均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全年實現百萬級保費人力2390人,同比增長96.5%,千萬級保費人力29人,同比增長93.3%。
太平人壽總經理程永紅表示,這兩年,壽險業面臨著更加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行業處在轉型升級的攻堅期。雖然挑戰很多,但公司對行業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公司未來的應對思路,一方面是加快隊伍轉型,把好業務人員入口關,加強專業培訓培育,加快優化人員結構。另一方面,全面優化升級產品和服務體系,不斷提升供給能力。
2022年采取“啞鈴型”投資策略
2021年全年中國太平實現投資收益 582.27億港元,同比增長24.2%,總投資收益率為5.39%,凈投資收益率為4.07%。
針對2021年的投資表現,太平控股投資管理部總經理張作學表示,2021年,中國太平選擇在利率高點配置了超長期利率債,控制信用債和非標債規模。同時,對境內的A股保持中性判斷,不進行戰略抉擇,主要依靠戰術調整和品種的選擇。
談及2022年整體的投資策略,張作學指出,中國太平將繼續堅持長期價值投資的理念,采取啞鈴型的投資策略,啞鈴的一頭,將繼續加大風險較低的地方政府債,奠定穩定的收益基礎;啞鈴的中間,提高準入門檻,嚴防信用沉降,嚴防非標債券收入;啞鈴的另一頭,繼續配置穩健性權益資產,增厚收益,彌補低風險資產帶來的收益缺口。
此外,針對年報中出現的185億港元的證券公允價值減值,太平控股財務總監、董事會秘書張若晗進一步解釋,公司在2021年年初高點出售部分股票鎖定了增長,目前出現的減值主要為藍籌組合的浮虧。公司管理層認為,藍籌組合留存對于長期可持續的穩定收益率會有較好貢獻,因此沒有用浮盈浮虧去對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