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國內商品期貨收盤多數下跌。跌幅方面,玻璃、甲醇跌停,鐵礦跌超10%,滬鎳跌超7%,焦炭、硅鐵、純堿、原油跌超6%,紙漿、焦煤、滬鋁、菜粕、乙二醇、不銹鋼、LPG跌超5%;漲幅方面,生豬漲超3%。
消息快訊
1、據農業農村部監測,4月25日“農產品(000061)批發價格200指數”為129.61,比昨天下降0.54個點,“菜籃子”產品批發價格指數為131.80,比昨天下降0.65個點。截至今日14:00時,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19.23元/公斤,比昨天上升1.1%。
2、據馬來西亞獨立檢驗機構AmSpec數據,馬來西亞4月1—25日棕櫚油出口量為901978噸,較3月1—25日出口的1008706噸減少10.85%。
3、據SMM了解,截至本周一(4月25日),SMM七地鋅錠庫存總量為28.39萬噸,較上周五(4月22日)增加300噸,本上周一(4月18日)減少100噸。整體看,國內周內小幅去庫,貢獻主要來自江蘇及廣東地區。
重點品種分析
鐵礦
日內黑色系全面下挫,其中鐵礦主力合約盤中曾一度觸及跌停,最終收跌10.73報794.5元/噸,創逾一個月新低。
對于日鐵礦日內下跌的原因,東海期貨認為,一是當前在疫情沖擊下,鋼材現實需求偏弱,鋼廠高成本向下游傳導不暢,導致通過需求端對原料形成負反饋。二是政策風險在逐步加劇,引發了市場后期對于政策調控升溫的預期。三是二季度之后外礦發貨量將出現季節性回升,供應將維持高位。
實際基本面來看,上周鐵礦發貨、到港環比均有明顯回升,且四大礦山一季報中均表示維持全年產量目標不變。當前隨著天氣好轉、疫情限制減輕以及鐵礦石價格相對高位,鐵礦石供應維持較高水平。需求方面,由于防疫管控鋼廠原燃料運輸受阻,因此部分高爐出現燜爐或檢修。體現到鐵水端,上周產量減量主要在華北地區和華中地區。當前臨近五一假期,鋼廠有節前補庫預期,然疫情管控下市場需求難有大幅放量。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鋼材產量維持高位,4月底面臨復工復產,需求可能有所增加,但是在粗鋼壓減政策下,全年鐵礦需求壓力仍然較大。
中糧期貨表示,從目前的的情況來看鐵礦石的話,在通脹環境和下游消費回升的預期影響下,預計鐵礦石長期仍會延續強勢走勢,但近期美聯儲表態過于鷹派、房地產悲觀預期疊加疫情擴散的因素影響下,市場短期預計繼續下調,建議短期結束做多思路,以向下回調市場對待。
玻璃
周一盤中化工品板塊全線飄綠,其中玻璃主力合約再現跌停,收報1875元/噸。
究其原因,市場普遍認為受疫情所影響。近期國內疫情形勢較為嚴峻,上海、北京等地新增陽性數量較多,全國多地出現較為嚴厲的疫情管控措施,4月多項高頻數據顯示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因此市場對經濟的預期極度悲觀,權益市場和工業品期貨價格普遍下跌,帶動玻璃價格出現下滑。
基本面來看,近期國內浮法玻璃行業開工率整體維持穩定,日熔量維持高位。數據顯示,全國樣本玻璃廠庫上周環比增加約3.8%至6182萬重量箱,仍處累庫態勢。需求方面,受疫情和地產下行影響持續下降,局部區域深加工企業放假、停產。整體下游開工不高,下游訂單存在分化,多數下游訂單不足。整體來看,短期供需格局依然偏弱。
廣發期貨表示,玻璃目前仍缺乏基本面實際轉好的支撐,市場信心不足。但考慮到目前玻璃價格已跌至生產成本附近,廠家普遍有挺價心理,盤面下方空間極為有限,做空性價比較低。建議繼續關注疫情及現貨情況,關注相關政策變動帶來的邊際變化。
甲醇
周一化工板塊大幅下挫,其中甲醇主力合約收于跌停報2714元/噸,日內增倉超9.5萬手。
華聯期貨分析稱,9月合約盤面煤制甲醇利潤為150元/噸,成本支撐偏中性;供應方面,本周國內甲醇檢修及減產裝置增加,而本周恢復開工企業減少,導致本周產量及產能利用率下降,但是,4月進口量增加較大;需求方面,整體維持高位,需關注疫情對需求進一步的影響;庫存方面,庫存由升轉降,處于低位。受高油價的支撐,但進口量增加、疫情利空甲醇需求,甲醇基本面缺驅動,隨盤運行。操作上,建議謹慎參與反彈,或逢高偏空操作,壓力位2930。
重點事件關注
1、22:30 美國4月達拉斯聯儲商業活動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