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內容電商、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更接近消費者的新電商快速崛起,成為眾多消費品企業瞄準的“新陣地”“新渠道”。
寧波作為全國工業重鎮,也是消費品企業十分集中的城市,服裝、家電、輕工文具等產業產值在全國名列前茅。
新電商時代,消費品企業如何借力“新電商”加速拓市、“出圈”,政策對“新國貨”發力“新電商”又有何支撐……6月10日,東南財金全媒體平臺聯合甬商總會、市社科院等舉辦了一場“12A茶座”,聚焦“新國貨如何玩轉新電商”這一話題,邀請專家學者、業內大咖、主管部門,開展了一場“頭腦風暴”。
關鍵詞:直播、融合
近年來,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新電商”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寧波消費品企業投身其中。
線下銷售一直是雅戈爾主要的收入來源。疫情下,嚴重依賴線下門店的單一模式受到很大沖擊,雅戈爾快速轉變思路,加大在線上拓展銷售的力度。
“直播電商興起后,我們快速進入抖音的電商圈,并在商務男裝品類中確立了自己的地位。我認為,及時抓住營銷新玩法,對于消費品企業而言,是至關重要的一個能力。”雅戈尓集團辦副主任徐衡律表示。
與此同時,雅戈爾不斷推進對線下門店的整合,“開大店,關小店”,并加強與線上渠道配合,取得不錯效果。
“線上線下融合,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定價問題,如何優化價格體系,這也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一個困惑。”徐衡律說。
“與傳統電商‘人找貨’不一樣,‘新電商’更多是‘貨找人’。如何把傳播內容做得更具吸引力,就顯得非常關鍵。”貝發集團總裁辦主任安江表示,貝發在“新電商”方面的探索剛起步,直播帶貨才做了2個多月。但在實踐中,貝發已發現“新電商”為“新國貨”帶來的發展空間非常大。
艾優是一家專注于個人護理領域的綜合型智造企業,成立只有5年,最近3年,疫情對其線下門店沖擊巨大,但也讓艾優在線上突圍,迎來快速成長期。
艾優控股副總裁陳強介紹說,疫情之前,艾優布局了很多線下門店。但嚴峻的形勢倒逼公司向線上渠道尋求突圍,嘗試做起了新電商,并取得豐碩成果。
“現在困擾我們的一點是,傳統品牌也已紛紛開始做直播電商,它們有強大的實力作支撐,像我們這樣的靠產品設計起家的企業,怎么在‘新電商’渠道與他們抗衡?”陳強拋出了疑問。
關鍵詞:產品力、品牌力
討論中,產品力、品牌力是兩個被頻頻提及的熱詞。在業內人士的眼中,產品力、品牌力是消費品企業能夠在“新電商”賽道上縱橫馳騁的兩駕重要馬車。
寧波市和眾互聯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注于電子商務的第三方機構。該公司創始人吳鼎偉認為,從他們的實踐來看,在“新電商”時代,消費品企業要緊緊抓住消費者的需求,不斷提升產品創新力。
吳鼎偉還表示,在“新電商”競爭中,企業要特別重視品牌力的塑造。“品牌”一詞的內涵是相當豐富的,并不是說有了一個商標就有了品牌,現在,很多消費品企業對“品牌”的理解還亟待進一步加深。
字節跳動寧波負責人楊榮杰表示,在“新電商”賽場上,如何不斷提升品牌知名度,逐步構筑起品牌壁壘,這是消費品企業需要深思的問題。“直播電商對企業品牌力的提升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但很多企業還不懂得怎么做,也找不到人才。這些企業不妨把這塊內容外包給專業團隊。”
寧波大央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蚊蟲病媒生物研究與功效性應用研究為核心、集研產銷為一體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單項冠軍。大央科技運營總監馬明旻表示,產品力、品牌力的塑造對消費品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大央科技在驅蚊產品領域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并已構筑起較高的技術護城河。這也是大央科技能夠持續快速發展的原因。大央科技2019年才開始自主品牌拓展國內市場,僅2年,其自主品牌的內銷營收已突破5000萬元。
關鍵詞:人才、生態、外貿
無論“新國貨”還是“新電商”,人才都是最關鍵的“拼圖”。“新國貨”制造創新需要人才,“新電商”開拓發展也需要人才。有了人才,消費品企業才能準確把握新潮流、新技術、新打法,才能把研產銷各個環節做得更好。
寧波市經信局集成電路和軟件信息處副處長宋帆表示,如今,不少寧波企業都在不同程度上面臨著人才難題,如何引才、留才、用才、育才,還需要政企學研各界的共同努力。未來,各界應攜手打造更具承載力的人才大平臺,營造更活躍的人才交流氛圍。
曾從事過科技特派員相關工作的寧波財經學院新經濟研究院王嘉箐博士,對寧波農產品領域依靠電商拓展銷售有所關注。她認為,寧波很多農產品都有科技的加持,如果能夠充分借力“新電商”促進農產品銷售,效果可期。但寧波農業領域的營銷人才還很缺乏,應該加強對這類人才的培育。
除了人才,專家大咖們認為“新國貨”要玩轉“新電商”的另一塊關鍵“拼圖”就是行業生態。
寧波市軟件行業協會秘書長金勵君表示,寧波有一整套足以滿足“新電商”需求的企業——有做產品的,有做傳播的,有做平臺的。這些企業應該加強合作,進一步梳理需求、整合資源,一起把“新電商”的生態鏈體系做起來。其中,市軟件行業協會將努力做好相關環節的供需對接平臺。
小匠物聯創始人米雪龍也鼓勵寧波企業多多“抱團”,形成更強大的生態鏈體系。米雪龍對艾優的產品較為了解。他舉例道,艾優的電動剃須刀可以賣到299元,比很多品牌的同類產品高很多,這與艾優選擇做聯名款密切相關。通過切入大品牌的生態鏈,企業可以進一步提升自己產品的附加值。這對寧波消費品企業也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不少專家認為,外貿也是“新電商”時代很多“新國貨”繞不開的話題。“‘新國貨’在線上渠道的營銷,在國內可能是‘神仙打架’,到海外或許就變成了‘降維打擊’。”亞馬遜云科技(AWS)寧波市場經理陳偉成認為,“海外對電商的玩法還沒有像國內理解的那么深,而且,海外市場廣闊,如果國內市場競爭太激烈,企業不妨先把目光轉向海外市場。”
寧波經信局消費品工業處(生物醫藥產業)副處長唐文俊表示,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對消費品行業帶來的影響很大,消費品企業要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和能力,善于把握市場機會,及時切入“新電商”“新零售”。(記者吳正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