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到新冠藥概念帶來的甜頭之后,老牌藥企海辰藥業(300584)又將目光投向最近大火的新能源。
日前,海辰藥業公告披露,擬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4億元,用于海辰藥業肥東固體制劑建設項目、年產5000噸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及150噸抗新冠原料藥關鍵中間體建設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及藥品研發項目。
(資料圖片)
與此前新冠藥概念帶來的大漲行情不同,此次二級市場反應平平。6月13日,海辰藥業收于31.47元,單日漲幅3.38%。
入局新能源卻被疑蹭概念
此次定增,海辰藥業擬募資不超過4億元,其中1.8億元用于固體制劑建設項目,1.5億元用于年產5000噸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及150噸抗新冠原料藥關鍵中間體建設項目(以下簡稱電解液添加劑及新冠藥中間體項目),7000萬元用于研發中心建設及藥品研發項目。
電解液添加劑及新冠藥中間體項目總投資額為2.71億元,海辰藥業表示,該項目的實施旨在抓住當下新能源電池領域及抗新冠口服藥領域的發展機遇,募投項目實施后,將為公司開拓新的業務條線,為公司貢獻新的業績增量。
不過,對于海辰藥業的上述說法,投資者并不買賬,甚至有投資者認為其在“蹭概念”。
電解液主要由電解質、溶劑和添加劑三部分材料配比而成,添加劑在電解液中的質量占比約為5%,但卻是對電解液產品性能和產能釋放產生重大影響的核心原料。
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下,各國均提出新能源車發展目標。2020年第四季度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帶動鋰電池出貨大幅增長,進而對電解液添加劑產生強勁需求。下游市場需求旺盛疊加上游供應緊張,供需錯配導致VC價格在2021年一路攀升。
盡管海辰藥業接受其他媒體采訪時表示,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屬于化工產品,公司一直有化工方面的人才積累,在技術方面公司有一定的積累。
不過,要成為合格的電解液添加劑供應商并不容易。
一位長期從事化藥研發、生產的業內人士告訴和訊財經,化藥的技術人員轉做電解液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設備差別較大,若要轉做電解液,可能需要更換大量設備、生產線。
一位從事新能源電池研發的人士介紹到,目前常用的電解液添加劑主要有碳酸亞乙烯酯(VC)、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和亞硫酸丙烯酯(PS)和DTD等,其中VC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
該人士表示,盡管VC的制備方法相對公開,但VC屬于精細化工產品,在生產過程中使用氯氣、三乙胺等易燃易爆且有毒氣體,在生產建設方面有著嚴苛的環評以及高難度的環保工程設計要求,生產難度較大、建設周期漫長。此外,VC的檢測認證期比較長,產品要經過電解液廠家和電池企業嚴苛的小試、中試等測試才能確定批量供貨,所需時間多在半年以上,周期較長。
在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海辰藥業卻未對技術、人員、生產能力、相關資質進行論證,也未對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如何進行風險控制進行具體論證。
就技術、設備采購、生產資質等系列問題,截至發稿,海辰藥業并未予以回應。
曾靠新冠藥概念股價暴漲
此前,海辰藥業曾因沾上新冠藥物概念,股價一度飛漲。(和訊財經此前報道)
因搭上新冠藥概念快車,海辰藥業股價自今年1月11日頻繁漲停。2月21日,海辰藥業披露公告表示,控股子公司取得年產100噸抗新冠藥奈瑪特韋原料藥及其關鍵中間體建設項目備案,其股價更是連連漲停。
3月17日,海辰藥業股價創下歷史新高,達到87.15元。1月11日開盤至3月17日最高點,海辰藥業累計漲幅高達319.19%。
根據海辰藥業對深交所的問詢函回復,海辰藥業研究的奈瑪特韋原料藥和制劑并未收到輝瑞授權,存在無法繼續研發及申報原料藥、無法繼續進行制劑研發、無法形成銷售、上市銷售被追溯侵權責任等由專利侵權導致的法律風險。
此外,海辰藥業要擴充產能的SM2產品屬于醫藥化工產品,無化合物專利,市場競爭充分,非海辰藥業獨家生產。而且,海辰藥業SM2中間體產品僅通過貿易商向非法規市場銷售,無終端固定客戶。
3月下旬開始,海辰藥業股價連續跳水,不到3個月的時間便被打回原形。6月以來,海辰藥業一直在29元至35元之間波動。6月27日,海辰藥業收于31.86元,總市值約38億元。
集采持續影響業績
不管是蹭熱度,還是業績新增量,海辰藥業都不得不面臨主業不振、業績惡化帶來的壓力。
數據顯示,2021年,海辰藥業實現營收5.78億元,同比下滑18.12%,較2019年營收下滑37.51%;實現凈利潤2.86億元,同比增長417.61%;實現扣非凈利潤2405.17萬元,同比減少54.66%,較2019年扣非凈利潤下滑74.64%。
對于營收、扣非凈利潤大幅下滑原因,海辰藥業表示,主要受地區帶量采購、臨床實用限制等因素影響,公司產品銷量有一定幅度的下降。
今年一季度,海辰藥業業績持續惡化。本報告期,營收同比減少7.15%,凈利潤同比減少6.58%。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流出4013.65萬元,較去年同期較少321%。
在一季報中,海辰藥業再次表示,受醫保報銷范圍受限、國家集采、省級聯盟集采等影響,部分制劑品種銷量及價格下滑,多個制劑產品銷售額大幅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