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月13日,據媒體報道,央行、銀保監共同發布《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內容涉及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積極做好“保交樓”金融服務、積極配合做好受困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等六大方面共十六條具體措施。消息發布后,地產股集體上漲。似乎整個行業的春天已經來了,絕大多數房企所面臨的困難都將迎刃而解。
然而,在政策出臺后一周,再回顧A股各家地產公司的股價漲幅,卻可以發現差別懸殊,那些財務、健康穩健且近期業績上佳的地產股因為獲得資本市場的追捧,能取得15%左右的漲幅,甚至更多的漲幅。而那些尚未從債務泥潭里解脫出來的公司,漲幅則只有5%。從中也可以看出投資者對利好政策的理性判斷。
股價的分化,其實也預示著未來房地產行業進一步分化的趨勢:那些穩健的房企能憑借良好的基本面,能從廣義金融市場獲得更多的信任和扶持,取得更高質量的發展;深陷債務泥潭的房企,要徹底擺脫困境,除了靠外部的幫助,更多還是取決于自身的努力。
政策:持續送暖風
就在央行”16條”發布前的11月8日,交易商協會發文稱,在人民銀行的支持和指導下,交易商協會繼續推進并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即“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產企業在內的民營企業發債融資,這是今年第三次推出民企增信融資的新政。
“第二支箭”由人民銀行再貸款提供資金支持,委托專業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通過擔保增信、創設信用風險緩釋憑證、直接購買債券等方式,支持民營企業發債融資。預計可支持約2500億元民營企業債券融資,后續可視情況進一步擴容。
11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聯合印發《關于商業銀行出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有關工作的通知》,指導商業銀行按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向優質房地產企業出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
這一政策被認為可以緩解優質房企資金流動性壓力。
除了上述金融政策,各地還在購房門檻、購房資格、個人首套住房的按揭利率等多項政策進一步放寬,刺激房地產市場的消費需求。
市場:放量持續
實際上,經過政策利好的連續釋放,市場已經在釋放回暖信號。
根據新華財經聯合面包財經的統計,10月份,雖然銷售額TOP30房企的銷售額平均同比降幅達到33.37%,但已有7家房企10月銷售額同比增速為正,其中招商蛇口(001979)9月銷售額達249.35億元,同比增長50.71%,增速位列第一。綠城中國、首開股份(600376)在10月份銷售額同比增速轉正,分別同比上升7.66%、17.26%。
而在近期利好政策連續發布后,市場對樓市回暖的預期,進一步加強。
11月16日,安徽省六安市發改委發布《關于部分樓盤撤銷備案價格的通知》,六安旭輝江來、錦繡江山、力高君逸府以及皋城山莊二期4個項目均被同意撤銷重新備案價格,恢復到上次備案價格,據所提供備案價格表格顯示,重新備案價格較上次備案價格跌幅多在10%~20%。
新房備案價格的集體回調,是市場信心恢復的標志,預示著樓市即將迎來觸底反彈。
部分民企財務:已優于國企
開發商集體上調房價,不僅僅反映出市場信心的恢復,也透視出一些企業的財務已經得到了改善,個別企業的現金充裕度甚至超過了老牌的國企、央企龍頭。
以濱江集團(002244)為例,截止3季度末,后者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達到30.25億元,而前一年同期只有5億元出頭。3季末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是同期的六倍。
同行的其他房企,如保利地產(600048)、萬科A、招商蛇口等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均較上一年同期有明顯的下滑。
根據濱江集團披露的信息,預售款大幅增加,是導致經營性現金流凈額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后者的預收款較年初增加了40.21%。
同樣是財務穩健的民營企業,新城控股(601155)三季末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也同樣實現了大幅增長,后者的經營性現金流入凈額達到166.5億元,而前一年同期還是凈流出8.35億元。
榮安地產(000517)的經營性現金流凈額也較上一年同期增長了244.78%,達到了94.28億元的凈流入。和濱江集團一樣,現金流流入凈額的大幅增長,也是依靠預收款大幅增加實現。截止9月末,類似榮安地產的預收款增幅較前一年同期增加了接近20%。
難怪,經濟學家任澤平在近期政策發布后刊文認為,民營企業的優等生將因為政策受益,引領未來的樓市。房地產行業的企業未來將出現巨大的分化。
可能也正是因為這一原因,地產企業的股價在過去一周也有了明顯分化。
類似濱江、新城、榮安、保利、招商等,在過去一周內都有15%以上的價格漲幅。但同期,也有一些公司的股票漲幅只有5%左右。
股價的分化,也預示著這些企業未來的不同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