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熱議:吉林省各地全面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

      來源:中國吉林網 發布:2023-01-03 15:31:12

      進入冬季以來,為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安全過冬、溫暖過冬,切實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轉化為保民生、暖民心的實際行動和工作成效,吉林省各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全面深入開展“寒冬送溫暖”流浪乞討人員專項救助行動,織密扎牢兜底民生服務保障網。


      【資料圖】

      “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開展以來,各級民政部門和各地救助管理站主動加強與公安、城市管理、衛生健康等部門的協調聯動,加大夜間和重點區域巡查力度,全面開展主動救助工作,重點加大車站廣場、建筑工地、繁華街道、地下通道、橋梁涵洞、廢棄房屋、城鄉接合部等生活無著人員集中活動和露宿區域的巡查力度,及時發現、指引、勸導、護送街面流浪乞討人員入救助站或臨時受助點。全省各救助管理站加強了站內應急值守,暢通24小時求助熱線,落實24小時值班、救助車輛24小時備勤以及服務接待等制度,及時響應求助線索,確保“應救盡救”。至2022年12月31日,全省各地民政部門和救助管理機構共出動街面巡查人員8500余人次,出動救助車輛近1500余臺次,發放御寒衣物、棉被3620余件,防疫包640個,救助流浪乞討人員和臨時遇困群眾750余人次。

      長春市救助管理站扎實開展“寒冬救助”工作。加大對交通樞紐、繁華商圈、橋梁涵洞、廢棄房屋等重點區域巡查力度,全面開展“掃街”行動和“推門”行動。建立公安、城管協同長效機制和社區主動發現報告機制,確保流浪乞討人員得到及時高效救助。強服務:打造流動救助品牌,開展如家服務活動,組織工作人員業務培訓,進一步倡導微笑服務、親情照料,讓受助人員感受到家一般的溫暖。廣動員:制作宣傳彩頁,向廣大市民發放《致市民朋友的一封信》,并向社會公布24小時救助熱線,廣泛發動環衛工人、公交車及出租司機、安保人員等提供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線索,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救助工作的良好氛圍。

      吉林市救助管理站開展多元化尋親服務。通過多渠道發布尋親公告,同時通過DNA檢測、人像比對等方式開展尋親工作。對在醫院接收的查不清戶籍人員給予分類幫助,期間幫助吉林市人民醫院接收的無戶籍人員查詢戶籍時,根據人臉識別,核實人員戶籍及家庭情況時,成功幫助公安機關抓獲一名犯罪嫌疑人。

      延吉市為全面做好專項救助行動,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主管市領導帶領民政、公安、城管等相關單位領導,共同參與指導街面巡查和救助工作。

      白城市救助管理站強化宣傳引導,提高社會參與度。宣傳救助政策,每天定時播送求助方式和求助地點,發揮信息聯動作用,使救助管理信息網絡覆蓋街頭巷尾。并建立“一人一檔”數字化的易走失人員信息庫,積極與屬地政府部門及家屬聯系,精準掌握易外出人員動向,協同做好回歸穩固工作,從源頭減少重復流浪乞討現象。

      公主嶺市救助管理站和撫松縣救助管理站向全市各個鄉鎮街道發函協助開展主動救助,充分發揮各鄉鎮民政辦,社區網格“三長”,通過綜合執法、公安開展街面宣傳救助政策。

      東豐縣成立了“寒冬送溫暖”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制定了“政府負責、民政牽頭、部門配合、屬地管理、社會參與”的救助工作機制,明確了冬季救助期間民政、衛計、公安、城管、鎮(街)等部門的職責。推行易流浪走失人員“動態管理”。

      扶余市救助管理站加強宣傳力度。通過廣播電視、發放宣傳單、引導卡、設立救助引導牌等形式宣傳救助政策,公布救助熱線0438—5863567,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救助工作,引導全社會關注、關心、關愛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

      農安縣救助管理站積極加強部門協調。經縣民政局協調,縣公安局指揮中心授權救助管理站接入“平安城市”社會治安動態視頻監控系統,放開20余個監控端口,實時在線、直觀掌握商場、車站等人員流動密集的場所,借助龐大的公安信息網絡平臺,實時在線巡查街頭流浪乞討人員情況。

      集安市救助管理站堅持主動救助。加強廣場、車站、橋梁涵洞、24小時自助銀行、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區域巡查頻次,做好流浪乞討人員的防疫物資發放、勸說引導、信息詢問等工作,一旦發現,耐心勸導入站接受救助,確保流浪乞討人員排查全覆蓋,做到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發揮聯動作用,發揮公安、車站、社區、疫情防控值班人員作用,提供救助對象信息,及時將陷入困境、居無定所、流浪街頭的生活無著人員救助到位,做到“應救盡救、不漏一人”。

      和龍市救助管理站為切實保障受助人員和工作人員雙安全,扎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常配備體溫儀、醫用口罩、醫用手套等。加強衛生消毒。針對受助人員,第一時間檢測體溫,詢問外來受助人員來源及居住地,密切關注其狀態。

      松原市救助管理站加大冬季救助物資儲備,購置急需的棉衣、棉被、食品、藥品,確保救助物資供應充足。做好站內受助人員生活照料,科學制定受助人員每日生活制度,合理安排他們的學習、活動、娛樂生活。建立快遞反應機制,如遇大幅降溫、大范圍冰雪等惡劣天氣和緊急救助事項,立即啟動救助應急預案。

      榆樹市救助管理站完善救助基礎設施,積極改善救助站環境,重新更換了塑鋼窗、更換了暖氣,為救助受助人員提供更溫暖的休息環境。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積極協調財政部門,申請購買新的救助車輛,為安全救助、溫暖救助提供了基礎條件。

      大安市救助管理站積極發放溫暖包,本著“自愿救助、無償救助”的宗旨,在商業區、車站、繁華路段實施勸導救助。對于自愿受助的流浪、乞討人員,將及時為其購買車票返鄉;對于不愿接受救助的,救助站工作人員將會為其提供所需的食物和過冬用品,確保其安全過冬。

      長嶺縣救助管理站強化站內照料服務職責,做到居住場所、生活用品、伙食標準等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確保御寒保暖物資充足。根據受助人員性別、年齡和身心狀況安排分區居住,分類施救。對家暴受侵害、務工不著、被盜被搶等遭遇突發性、緊迫性、災難性困難導致生活陷入困境的人員,提供應急性、過渡性生活保障,并協調有關部門提供心理輔導、法律援助、就業咨詢等服務。同時,加強了救助尋親工作,及時發布尋親公告,會同公安機關利用指紋、人像、DNA等數據甄別查詢,已查明身份信息的及時安排送返,無法查明身份信息的及時啟動落戶安置程序。

      伊通縣救助管理站主動加強與公安、城管、醫院、街道社區等部門協助聯動。勸導引導生活無著人員到救助站接受救助。確保發現一個救助一個,做到“應救盡救”。站內托養的4名流浪乞討人員無戶籍,以文件形式給公安機關多次發函,多次到公安局研究無戶籍人員落戶安置問題,并召開專項會議,經公安機關積極配合,現4名無戶籍人員戶口都已解決。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郭雍皓

      圖片由吉林省民政廳提供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 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免费网站|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日韩视频|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ass亚洲**毛茸茸pics|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网站不卡|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国产亚洲综合视频|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久久亚洲私人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一区|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专区网址|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无线电影官网|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亚洲国产日韩a在线播放|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播放|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偷窥女厕|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