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短訊!強化科技支撐 做優(yōu)特色產業(yè)(新時代新征程新偉業(yè))

      來源: 發(fā)布:2023-01-04 09:26:23

      每天凌晨,一輛輛貨車從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出發(fā),滿載著新鮮蔬菜駛往全國各地。


      (資料圖片)

      “2022年永豐縣商品蔬菜種植面積達16萬畝,總產量35萬噸,年產值預計超過20億元。”永豐縣鄉(xiāng)村振興局局長、縣蔬菜產業(yè)發(fā)展中心主任江志新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fā)展鄉(xiāng)村特色產業(yè),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我們將著力強化科技支撐,促進永豐特色蔬菜產業(yè)提質增效,讓更多農民增收致富。”

      加強技術攻關育好種苗

      走進永豐縣蔬菜產業(yè)發(fā)展中心,幾十個現(xiàn)代化設施大棚鱗次櫛比,棚內滿目綠意、生機盎然。蔬菜中心的工作人員穿著套鞋,拿著工具,在大棚里忙碌著。

      蔬菜中心副主任涂年生蹲在地上,仔細比對著幾組扁蘿卜的長勢,“用的是2021年搜集來的種子,我們要找出長得最好的那組,再次繁育,用4到5年的時間提純復壯,最終培育出優(yōu)質良種。到時,有信心讓扁蘿卜畝產至少增收10%。”涂年生說。

      放盤、上料、壓孔……在2022年初靠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xiāng)村振興補助資金建成的育苗中心里,高級農藝師戴龍旺正在操作吸氣式滾筒精量播種機。“這個育苗中心采取政府投資、企業(yè)運營的模式,運營3個月來,已經育苗300多萬株。”參與運營的永豐縣羅義平家庭農場負責人羅義平說。

      過去,永豐縣菜農需從外地購苗,成本高不說,還要擔心成活率和病蟲害。本地集約化育苗后,這些問題有望解決。不過羅義平仍有一些不放心,怕技術不過關。

      聽說蔬菜中心要建育苗工廠,羅義平找上門來,說了意愿,講了想法。中心工作人員說:“我們這里每個人都是技術員。”

      59歲的戴龍旺擔任技術指導,負責機器組裝。他每天盯在現(xiàn)場與技術人員交流。研究說明書,網上查資料,戴龍旺時常老花鏡、近視鏡換著戴。

      “干了40多年農業(yè),臨退休又開了門新課!”戴龍旺憑著一份鉆研勁兒,解決了穴盤投料卡頓問題。

      在蔬菜中心展示區(qū),陳列著藤田鎮(zhèn)的永豐辣椒、坑田鎮(zhèn)的豬油茄、瑤田鎮(zhèn)的扁蘿卜等種子。“這些都是永豐的特色蔬菜。”江志新說,這兩年,蔬菜中心開展永豐辣椒、淮山藥、扁蘿卜、芹菜等地方良種保護利用,同時引進了70余個蔬菜新品種。

      要讓好種好苗最終變成鄉(xiāng)親們增收的金種金苗,還有不少事情要做。

      多管齊下推廣良種良法

      這天上午,佐龍鄉(xiāng)麻田村的百畝山藥基地里,一場技術培訓正在進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強化農業(yè)科技和裝備支撐’。”涂年生拿起一根山藥,“我手里這根山藥,就是用新技術和設備種出來的,每一根比你們平常種的重一倍,每斤能多賣兩塊錢。”

      幾句話勾起菜農們的興趣,涂年生賣起了關子,“2022年旱情嚴重,山藥普遍減產,可有個老鄉(xiāng)的收成不錯,咱們看看去。”

      種植大戶周秀青在地里等著眾人圍近后,與涂年生一人一邊,兩手如扒犁一般挖開地面,扒出一根山藥,引來一陣驚嘆。

      “老周不僅用了我們提純復壯的山藥種,引進了淺生槽技術,還自己加裝了滴灌設備。”涂年生說。

      菜農們紛紛與周秀青討論起技術要領、收益情況等。“人工能節(jié)省2000多元,每畝比過去增收50%。”算完賬,周秀青表示,2023年自家還要再增加10畝淺生槽山藥。

      “這幾年,靠著山藥和大棚蔬菜,村民走上了致富路,人均純收入超過2萬元,平均每年增收15%。”麻田村黨支部副書記張小剛說。

      永豐縣蔬菜產業(yè)發(fā)展中心在全縣每個蔬菜示范基地都開設了培訓班,2022年已培訓500余人次。為全方位提升服務,蔬菜中心14名工作人員組成3支技術小分隊,聯(lián)合鄉(xiāng)鎮(zhèn)農技人員,為全縣職業(yè)菜農提供常態(tài)化服務。

      “幾乎天天見面,技術員就跟我們自家人一樣。”佐龍鄉(xiāng)富裕村黨支部書記鐘光平說,幾個月前,村里的辣椒出現(xiàn)白粉虱,眼瞅著苗子越來越蔫,村民打電話給蔬菜中心。不到一個小時,戴龍旺就帶人趕到現(xiàn)場,瞇著眼一掃,便找到了病因。

      針對性配藥解決了白粉虱問題后,戴龍旺還帶來了濕法悶棚新技術。“過去我們常用干法技術,大棚內溫度升起來后,蟲子就往地里鉆。”鐘光平說,“現(xiàn)在每次倒茬前,大棚里浸水上肥,悶上一個月,這項技術能減少病蟲害帶來的損失20%以上。”

      “靠著1000多畝大棚蔬菜,我們村人均收入達到2.4萬元。”鐘光平對江志新說,“富裕村走上富裕路,菜農們記著你們的功勞。”

      加快健全蔬菜技術體系

      2022年6月,由永豐縣蔬菜產業(yè)發(fā)展中心編制的《春提早空心菜—秋延后辣椒大棚栽培技術規(guī)程》,作為江西省地方技術標準正式在全省推廣。為了這一項技術創(chuàng)新,蔬菜中心工作人員埋頭干了6年。

      辣椒是永豐的主要蔬菜作物,但傳統(tǒng)的辣椒—晚水稻輪作模式成本高、效益低。

      有沒有新的方式可以替代?從2017年開始,涂年生帶著戴龍旺等人組成技術攻關團隊,在蔬菜中心試驗田里開展了多組別試驗。

      “我們選擇了不同屬性的農作物來搭配辣椒,有40多種排列組合。”涂年生介紹,團隊決定創(chuàng)新思路,邀請富裕村等地資深菜農加入試驗,小組成員一對一跟蹤指導。

      頭兩年,黃瓜與辣椒輪作比較順利,還促成了辣椒、黃瓜增產。第三年,土壤退化,辣椒與其他作物一起減產乃至絕收問題出現(xiàn)。而在富裕村試驗田里,空心菜和辣椒輪作組卻傳來好消息:兩種作物產量連續(xù)3年保持穩(wěn)定,而且病蟲害較少。

      試驗成功只是第一步。技術團隊一面擴大種植規(guī)模,一面跟蹤記錄數據,并歸納出種植流程和規(guī)范,這才有了這份《春提早空心菜—秋延后辣椒大棚栽培技術規(guī)程》。不久前,蔬菜中心仍在梳理完善相關流程。

      走進位于佐龍鄉(xiāng)的吉安市佐盛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大棚基地,90后的公司負責人杜曉偉介紹起蔬菜中心為大棚提供的應用技術和設施:吊蔓種植辣椒,地上覆一層暗膜,增產20%以上;使用秸稈生物技術增加有機質,抑制土壤次生鹽漬化;使用蔬菜中心研發(fā)的雙層單體大棚,既能解決蔬菜“春提早”“秋延后”的保溫問題,也能解決南方雨水多、排濕難的問題。

      “這幾年,我學習農業(yè),也愛上農業(yè)。”大學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的杜曉偉,原本只打算在父親創(chuàng)辦的農業(yè)公司里過渡一下,如今主動承擔起一個片區(qū)的運營工作,“下一步,我要努力探索信息技術和蔬菜生產相結合。”

      “目前,永豐縣百畝以上的設施蔬菜種植大戶已有60多戶。”江志新的辦公桌上,放著蔬菜中心編制的《永豐縣2022—2025年設施蔬菜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隨著菜農技術水平和經營理念的提升,我們的創(chuàng)新步伐必須加快,未來要在組建全縣蔬菜產業(yè)技術體系方面下更大力氣。”

      人民日報記者:朱磊

      來源:人民日報

      關鍵詞: 蔬菜產業(yè)
      相關新聞

      最近更新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亚洲精品字幕|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亚洲AV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亚洲毛片av日韩av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人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图片|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123区| 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亚洲国产国产综合一区首 |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瑜伽|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麻豆|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人成中文幕一级二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亚洲av片劲爆在线观看|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狠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 内射无码专区久久亚洲|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亚洲福利视频导航|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夜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人成色777777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