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工藝是中國最古老的傳統手工藝之一,漆器以華貴和含蓄兼容的特質,被延續制作和使用至今。在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漆器中,以清代漆器占比最大,其中又以乾隆朝為代表的清代中期漆器數量最多、質量最精。5月18日,偽滿皇宮博物院攜手故宮博物院,在偽滿皇宮博物院博物館之眼藝術宮地下二層東展廳,舉行“漆彩華章——故宮博物院藏清代乾隆朝漆器展”。
【資料圖】
本展覽從故宮博物院藏品中遴選出乾隆朝漆器精品共計86件套,按制作工藝分四個單元予以展示,旨在反映乾隆朝漆器制作工藝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和蘊含的豐富文化內涵。展覽從5月18日到8月18日。
本次展覽都有哪些國寶級故宮文物要和觀眾見面?中國吉林網提前為您“劇透”。
剔紅“問渡寶盒”(清乾隆)
盒蓋雕有三人一前兩后,前者上前問詢怎樣才能渡過去,在他手指的遠處,在山水之間隱現一葉小舟,為問渡之意,其中也隱喻著佛教中的如何從此岸到達彼岸的涵義。蓋內中央陰刻戧金“問渡寶盒”器名款、外底中央陰刻戧金“大清乾隆年制”三豎行楷書款。
剔紅“飛龍宴盒”、掐絲琺瑯萬壽無疆碗(清乾隆)
又名“看盒”。通體墨綠色,漆地上雕紅漆紋飾。蓋面正中雕一條騰龍,雙爪擎托一“圣”字,兩側對稱刻有“輔、弼”二字和飛龍,其間布以祥云和飛蝠。四壁前后兩面飾雙龍飛蝠,并刻“乾坤”“如意”。左、右兩面飾單龍云蝠,并刻“福祿”“長春”。外底髹黑漆,中心刀刻戧金楷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豎行款,下刻“飛龍宴盒”器名款。
碗放置于“看盒”內。銅胎掐絲琺瑯工藝,內鏨刻寶藍色地銅鎏金篆體字,連成“萬壽無疆”,字間飾纏枝蓮紋。口邊、碗底鏨刻夔龍、蓮瓣紋各一周。外底中心陰刻雙方框,內鐫篆體“子孫永寶”四字雙行款。
紅漆嵌螺鈿團花紋攢盒(清中期)
圓盒通體髹朱漆地。蓋頂中心嵌銅鎏金團壽字。外壁散布樣式各異的螺鈿團花,或三兩相疊,或單獨裝飾。內盛小攢盤九個,中間為一圓盤,上飾識文描金團壽字,周圍八個扇形小盤內亦用識文描金工藝表現姿態各異的蝙蝠。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殷維
圖片來源故宮博物院、偽滿皇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