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中國吉林網從長春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近年來,吉林波羅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實施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整體改善。
每年都有包括白頭鶴、東方白鸛等“國寶級”的大批不同種類候鳥來此回遷、停歇,候鳥回遷、停歇時節,保護區內肥美的水草中,各類候鳥,時而在水中嬉戲覓食,時而翩翩起舞,時而結伴翱翔,構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生態畫卷,美不勝收,令人賞心悅目。
據悉,吉林波羅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于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西部,屬于內陸濕地和水域生態系統類型保護區,是長春市最大的淡水湖泊和唯一的大型天然濕地。保護區物種多樣性豐富,共有野生植物194種,野生脊椎動物198種。是珍稀鳥類遷徙的重要停歇地。鳥類對棲息地的選擇是反映一個地區生態環境好壞的“晴雨表”。環境好不好,就看鳥多少。每年有大批候鳥來保護區回遷、停歇,得益于保護區區域生態環境的整體改善。近年來,波羅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積極實施濕地引水、建設保護設施、恢復濕地植被等工程。
2018年以來,從松花江引水,對波羅湖濕地進行生態補水8000多萬立方米,解決了保護區干旱缺水問題,水域面積由原來的不足20平方公里增加到了現在的70平方公里。保護區內還新建了多處保護站、科研監測站、巡護棧道、界碑界樁和數十公里的生態圍欄。同時大力恢復濕地植被,共完成退耕還濕495.7公頃。保護區蘆葦、草地面積持續增加,其中蘆葦面積達到了3500公頃,草地面積達到了3000公頃,為珍稀鳥類的遷徙棲息提供優良的生存環境。 據監測,保護區遷徙、停歇的鳥類最高值達到30多萬只,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頭鶴是省內目前發現的最大種群。吉林波羅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實行聯防聯控,落實禁獵、禁牧、禁漁等政策,加大巡護、巡查力度,重點打擊獵捕野生動物行為,保護野生動物安全。禁止破壞野生動物棲息地,禁止在相關自然保護區域內引入外來物種、過量施灑農藥等人為干擾、威脅野生動物生息繁衍的行為。對野生動物染病、死亡等異常情況,及時進行疫源疫病監測,確保得到及時有效處置。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李志明 通訊員 李春暉 朱元輝 圖片由長春市生態環境局提供 攝影 李春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