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轟鳴中,一架殲教七飛機正式落戶長春理工大學校園,第一時間引爆師生們的朋友圈,紛紛拍照打卡留念。
據悉,長春理工大學于2009年10月被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防科技工業軍工文化建設協調小組授予“國防科技工業軍工文化教育基地”稱號。2022年9月,長春理工大學獲贈一架殲教七飛機,用于教學科研計劃。經過多方協調,2023年6月6日,這架曾在藍天翱翔馳騁、守護家園的戰斗機,正式在長春理工大學“榮休”。
多年來,長春理工大學始終堅持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構建了由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國防科技創新組成的創新體系,在激光技術、光電儀器、光通信技術、光電功能材料、現代光學設計與先進制造技術、計算機技術、納米技術等領域形成了鮮明特色和優勢,科研成果在北斗工程、國家載人航天工程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為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做出了重要貢獻。培養了被譽為“我國光學行業的第三代的出色代表”的姜會林院士,在光學系統設計、光學CAD技術、醫用光學儀器、光電仿真技術、光電檢測技術、激光通信技術等領域卓有建樹;在“飛行器全生命周期結構檢測與風險評估技術”研究方向上開展創新性、引領性、顛覆性、實用性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李麗娟團隊;為祝融號火星車在火星表面移動影像獲取提供了技術保障的陳磊教授。
上天入地、科研攻關,長春理工大學在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道路上,將以埋頭苦干的姿態奮力譜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華章。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殷維
圖片來源 長春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