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6月7日,記者自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獲悉,在2023年度全國放魚日活動當日,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與濱州市攜手放流半滑舌鰨、褐牙鲆共計100萬尾。此次公益行動渤海油田將累計放流中國對蝦、梭子蟹、毛蚶等土著品種約3.5億單位生物量。
此次活動以“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由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指導,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山東省海洋局、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濱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啟動儀式后,與會人員在指定海域將一批批鮮活魚苗順著放生板投入渤海灣。
作為海洋油氣資源開發者、海洋生態呵護者和海洋現代化建設推動者,中國海油制定并實施《綠色發展行動計劃》,持續探索綠色轉型發展之路,把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和提升社會責任的重要途徑,高度重視保護油田周邊生物多樣性保護,實現生產運營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發展,讓清潔能源生產和綠色低碳發展成為中國海油的長遠追求。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更好的保護”的原則,持續推進渤海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建設進程。
“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總地質師周家雄說,“活動深入貫徹落實《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進一步養護水生生物資源,聚焦渤海水域生態環境,全力打造生態美麗渤海灣。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和增殖放流工作隊伍將越來越壯大,養護水生生物資源,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也必將不斷被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堅定不移推進海洋強國、建設美麗中國增添新的動力。”(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