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資本邦了解到,近日,港股地產板塊的集體大跌引發市場關注,其中跌得最慘烈的是新力控股集團(02103.HK)(簡稱新力)。
9月20日下午,新力盤中大跌90%,市值蒸發超百億,至停牌前,股價跌87.01%至0.5港元/股,最新總市值17.85億港元。
事實上,此次新力的股價暴跌,似乎早有了預兆。
公司流動性出現危機
據悉,新力控股人力資源在此前口頭通知降薪計劃,具體執行標準為:總部管理層普降50%以上,副總裁級別降薪70%,基層降薪10%-20%。不過,目前沒有正式文件下發,新力方面對此尚未回復。
而降薪傳聞的背后,或與公司資金流動性面臨較大的不確定相關。
截至2021年6月末,新力控股流動負債有754.28億元,未來一年內共有132.4億元債務到期。包括存續在岸人民幣公司債10.4億元,存續離岸美元債6.94億美元,存續ABS7.27億元人民幣的債務。
具體而言,進入9月,新力控股集團發行的多只美元債跌幅創下紀錄。
截止9月20日17:00,其中一筆利率為9.5%的美元債,即將于2021年10月18日到期,跌幅6.971%;而一筆利率為10.5%將于2022年6月18日到期的美元債,大跌21.908%;還有一筆利率為8.5%的美元債將于2022年1月24日到期。
彼時,新力管理層稱,對于近7億美元的美元債,新力會預留自有資金,或者視市場情況申請新的美元債額度覆蓋。
盡管如此,國際評級機構仍然對新力境外債券資本市場的融資前景表示擔憂。標普和惠譽分別于9月10日和9月15日將長期發行人違約評級展望自穩定調整至負面,并分別保持對其B和B+的評級。
除了資金面問題,在政策面上,新力控股的大本營江西發布一個重磅政策。
9月18日,江西省八部門聯合發布通知稱,將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持續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三年行動,針對逾期不能償還債務、大規模延期交房、負面輿情較多等存在重大經營風險的企業,將實施重點監管。
從“三道紅線”的標準來看,截至2021年6月底,新力控股處于三道紅線的“黃檔”。公司現金短債比約為1.4倍,凈負債率降至50.5%,均符合標準。不過,公司剔除預收賬款的資產負債率為73.5%,高于紅線標準。今年7月起,新力控股旗下多家子公司再次被曝出票據逾期、拒付等現象。
房地產“警報”拉響
從行業基本面看,除了新力控股,多只地產股面臨大動蕩。如:9月20日,恒基地產跌13.19%;同日,新世界發展跌12.27%。
有業內人士表示,港股地產股的大跌受多重因素影響。首先,政策面上,部分香港地產發展商已被知會協助香港市民住房短缺問題,但是官方尚未有新政出臺;其次,每逢內地節假日,港股較容易遭到做空,因為南下資金通道關閉,內地資金抄底港股路徑暫停,但外資仍可自由出入港股。其進一步表示,“不過部分地產公司股價下行已經是長期趨勢,跟其債務、經營狀況等基本面息息相關。一旦恐慌情緒蔓延,這類公司更易受到牽連。”
實際上,此次暴跌前一周,港股已經持續低迷。
中金公司稱,一方面,八月的宏觀數據顯示經濟增長面臨明顯壓力,也催生了對政策扶持的預期,但政策依然呈現出較強的定力,短期看并未出現太大變化。另一方面,美股市場近期也持續震蕩下跌,進一步拖累海外中資股市場。從估值和情緒指標來看,中金認為市場情緒過于悲觀。
頭圖來源:圖蟲
轉載聲明:本文為資本邦原創資訊,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否則為侵權。
風險提示:資本邦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