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文墨尚一——葉尚青指墨詩書畫冊頁展”在浙江省中國花鳥畫家協會本部亮相。展出葉尚青創作指墨畫60多年來詩書畫精品冊頁60幀,一字一畫,一詩一境。
葉尚青,書畫家、美術教育家。1930年出生于浙江省玉環。1947年參加革命工作。1959年畢業于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后留校任教至1993年離休。擅長中國花鳥畫,兼擅人物畫,對書法、篆刻、詩詞、畫史均頗有研究。上世紀60年代初,列中國畫大師潘天壽門墻、為研究生兼秘書,深得親炙?,F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西泠印社社員、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教授、中國國學研究會名譽會長。出版著述有《意筆花鳥畫》《潘天壽論畫筆錄》(記錄整理)《花鳥畫譜》《葉尚青書畫集》《中國花鳥畫史》《苦茶閣詩詞吟草》等。
指墨畫是中國傳統繪畫中一種特殊的畫法,畫家以手指代替傳統工具中的毛筆蘸墨作畫,別有趣味和技巧。在葉尚青心里,指墨畫是潘天壽繪畫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它伴隨著潘天壽走過了輝煌的藝術人生。潘天壽用指頭作畫,是為了在平常用的毛筆上發生變化,并通過這種變化,找到毛筆與指頭之間的不同技法和情趣,從而打破毛筆作畫的常規,最終目的還是為了使自己的藝術得以開拓和創新。
展中有葉尚青上世紀七十年代創作的“指墨蓮花”冊頁,上有師友王伯敏、李震堅、劉江、陳振濂等名家題跋,非常珍貴。如冊頁《擬宋人意》中,王伯敏先生題“以不經意求其似,宋人畫法也。尚青兄畫紅蓮,茲錄南田翁畫語以題,見之其以為如何。”在蜻蜓蓮蓬冊頁,有“同客湖上”李震堅先生題跋,“唯諳秋光老,留連不肯飛。”
而其“寫詩經詩意”系列,則是致敬中國最早的詩歌。作品尺幅雖小,但意境悠遠。有“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有“喓喓草蟲”,也有“鳴蜩嘒嘒”,還有“振鷺于飛”“魚躍于淵”等,歲月荏苒,意趣自然。
“花鳥蟲魚”冊頁,則是葉尚青近幾年的作品,吟詩作畫,言志狀物。葉尚青自1961年跟隨陸維釗先生學習古體詩以來,筆耕不輟,積累了兩千多首(闕)詩(詞)。詩學前輩吳戰壘曾評其詩詞,“長吟短詠,率性任真,不以格律自縛,而觸機妙悟,每得奇句,可與畫境相參。”如葉尚青在《八哥喚鳴》題:“清晨涼露重,黝黑樂天真。鴝鵒學人語,好音寄此身。”
“堪愛超山紅萬枝,花花向日頌東風。”這是由潘天壽、陸維釗兩位先生為葉尚青點改過的詩句。時隔半個世紀,再以此入畫,念先生教誨,憶師生情長,葉尚青一直以“詩、書、畫、印”四全為自身學養的指針,求索創新,傳承發揚。(記者 陳友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