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濱網訊(記者 戰旗)日前,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委、市商務局、市市場監管委、市糧食和物資局按照“系統思維、統籌規劃,體系化推進、分階段實施”的思路,研究制定了《天津市反食品浪費與糧食節約減損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工作方案》分為總體要求、目標任務、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全鏈條推進糧食節約減損、加快構建支撐體系、加強組織實施6個部分。《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通過全社會共同努力,食品浪費問題得到有效遏制,“光盤行動”廣泛深入開展,糧食全產業鏈各環節節約減損舉措做細做實,糧食節約減損取得更大成效,節約糧食、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
部分堅持問題導向,強化主體責任分工。《工作方案》提出,加強餐飲行業經營行為管理、落實反食品浪費管理責任、建立健全學校餐飲節約管理長效機制、減少家庭和個人食品浪費、落實經營者主體責任。建立健全餐飲業服務規范、行業標準,鼓勵餐飲服務經營者提供分餐制服務、提供“小份菜”“小份飯”等服務。強化學校就餐現場管理,加大就餐檢查力度,落實中小學、幼兒園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倡導家庭用餐采用分餐、公勺、公筷等方式。推動食品生產經營者采取措施,改善食品儲存、運輸、加工條件,防止食品變質,降低儲存、運輸中的損耗;優化產品設計,提高食品加工利用率,避免過度加工和過量使用原材料。
全鏈條推進糧食節約減損
堅持體系化推進、全過程管理。《工作方案》提出,加強農業生產環節、糧食儲存環節、運輸環節、加工環節的節約減損和促進食品合理利用。提升現代種業水平,推進農業節約用種,減少田間地頭收獲損耗,推動實施我市種業振興行動,落實最嚴格耕地保護制度,推進糧食生產機械化。加強倉儲設施建設,實施綠色倉儲提升行動,推廣先進儲糧技術,開展綠色儲糧標準化試點,推進倉儲設施節約減損。完善糧食運輸基礎設施,推動完善綜合交通樞紐布局,加強糧食專業化裝卸車點、作業碼頭、筒倉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糧食運輸裝備水平,推廣先進適用的糧食運輸專業設備、裝卸機械和回收設備,規范船舶運輸管理和港口裝卸存儲管理,推動實現公鐵水多式聯運和裝卸方式的無縫銜接,積極培育糧食物流網絡貨運企業,鼓勵企業平臺化、規模化、專業化發展。提高糧油出品率和加工轉化率,加強飼料糧減量替代,制定農產品各加工環節減損增效措施,持續推動食品工業企業開展新工藝新裝備推廣應用,推動糧食加工環節節約減損數字化管理,加強糧食資源綜合利用。建立食品捐贈需求對接機制,健全臨期食品銷售體系,優化食品標識制度,指導超市、商場等食品經營者加強日常檢查,對臨近保質期的食品分類管理,推進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建立健全廚余垃圾收集、投放、運輸、處理體系,加強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產品的市場推廣,提高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水平。
加快構建支撐體系
明確職能部門提供的支撐服務。《工作方案》提出,加快構建標準支撐體系、科技支撐體系和加快完善調查評估機制。加快建立符合節糧減損要求的糧食全產業鏈標準,制定促進糧食節約行業標準。制定《綠色餐廳評定標準》,引導餐飲行業綠色發展。鼓勵支持企業參與制定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構建技術研發體系和成果推廣體系,培養專業化糧食減損技術創新研發隊伍。強化糧食生產技術支撐,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推動播種收獲環節關鍵技術研發,推進儲運減損關鍵技術提質升級,提升糧食加工技術與裝備研發水平。布局以糧食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推動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變,提升副產物利用技術水平。加強廚余垃圾分類處理技術裝備研發和集成示范應用,構建廚余垃圾從源頭到末端的全過程技術支撐體系。
加強組織實施
重在明確責任、推動落實。《工作方案》提出,完善工作機制、加強宣傳引導、嚴格監督檢查。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開展節糧減損文明創建,把制止餐飲浪費作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重要內容。依法查處未主動向消費者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誘導誤導消費者超量點餐造成明顯浪費的餐飲服務經營者和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嚴重浪費食品的食品生產經營者,將反食品浪費作為重點列入星級飯店、A級景區和旅行社的明查暗訪檢查項目,加強對重大典型案件的督察督辦。加強對餐飲企業、食品生產經營者浪費食品情況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