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共享單車作為當今便捷的出行工具之一,有著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等優勢,滿足了很多市民的出行需求,但有個別市民騎行后將共享單車隨意停放在路邊和人行道上,給社會增加了運行成本,給城市環境造成不良影響。近日,泰達街道實施網格員巡查、政企合作、商戶落實“門前三包”等舉措,治理共享單車擺放亂象,成效顯著。
政企合作助力閉環管理
8月17日上午9點,記者來到位于經開區的凱萊英公司,發現一排共享單車停放在公司門前的機動車道上,影響了正常的交通秩序。此時,正在巡查的網格員將現場情況拍照,把地點、位置、圖片一并上報到數字城管管理系統,幾分鐘后,記者發現單車所屬企業工作人員駕駛運維車輛來到了現場,對機動車道上的共享單車進行清理。
泰達街道數字城管中心網格員管理組組長常鳴向記者介紹,為了高效、精準解決共享單車停放問題,泰達街道統籌管理區域內停車點位,由網格員巡查路面,收集問題,及時上報到數字城管管理中心,當單車運營企業收到來自數字城管管理中心的巡查反饋工單后,將及時到現場進行核實,對車輛投放數量進行調整、對無序亂象進行整改。問題處理完畢后,網格員拍照進行二次回訪,確認處理是否得當。數字城管管理中心將根據企業、網格員的反饋內容,及時調整不合理的停車點位。據了解,截至目前,泰達街道范圍內已經清收、疏導各類車輛2萬余輛次,涉及點位378處。
“線上+線下” “競爭+合作”
濱海新區哈羅運營負責人馬成告訴記者,企業利用技術手段在線上設置了規范停車點和電子圍欄,以此來引導和規范用戶還車。對于不按照規定停車的用戶,系統將自動扣除用戶相應的駕照分和費用。同時,根據城市熱力圖以及潮汐分布,企業每天安排調度司機到現場進行專項處理,“集中擺放單車的點位差不多都是固定的,所以我們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集中清運工作,保障點位有序停車。”馬成向記者介紹道。
記者來到泰達街道某停車點位,發現一名身穿哈羅共享單車工服的工作人員正在無差別地為整片區域的共享單車進行消殺、擺放工作,對此,馬成解釋道:“企業之間,有競爭的同時也會有合作,在這個點位我們幫其他企業處理,同樣的在其他的點位,別的企業也同樣會幫助我們處理,這樣才會增加效率,實現共贏。”
商戶自覺落實“門前三包”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泰達街道治理共享單車擺放的成效不僅來源于街道和企業的努力,也離不開商戶的自我管理。在位于第三大街的伊勢丹商場門前,記者看到保安巡邏員正在勸導市民規范停車,一輛輛共享單車被按照不同顏色整整齊齊地擺放在規定位置。“在MSD的各個區域有保安每天對區域內的共享單車進行擺放工作。”保安巡邏員寇水營告訴記者。
泰達街道數字城管中心網格員管理組組長常鳴表示,下一步,泰達街道將進一步利用路面巡查車等科技手段,對主次干道、橋梁、涵洞等地點進行道路狀況采集,加大巡視力度,做到巡視無死角,保障區域場所內的共享單車秩序擺放,保證群眾安全便捷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