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日前,新區企業油田生產事業部巖石水力擴容技術在南海西部油田迎來成功實施的三周年,從跟蹤監測數據和效果統計來看,增注效果穩定且長效,措施后日注水量達原日注水量的近兩倍。
巖石水力擴容技術是一項體積改造技術,具有成本低、設備少、施工周期短、有效期長、不對地層造成污染、不動管柱作業等特點,能夠極大降低海上油田施工作業費用,有效填補了國內海上油田近井解堵技術與大規模油井改造技術之間的空白。
低產低效井的治理一直是南海西部油田增儲上產的主要難題之一,2020年,油田生產事業部首次向作業者推介巖石水力擴容技術,并承諾技術有效期將超過兩年,為南海西部油田低產低效井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新辦法。油田生產事業部以“精細治理、量身定制、提質增效”為主要工作思路“對癥施策”,作業前,技術團隊多次前往南海西部油田對某注水井實施調研、分析,并不斷優化、完善設計方案,在通過方案審查后,順利對目標井實施該技術,措施后增注效果明顯,日注水量翻倍。
在單井取得良好應用效果后,2022年,該技術又成功實現了在南海西部油田注采井組中的應用,措施后增產增注效果顯著,注水井日注水量增加至措施前的1.5倍,采油井日產液量增加至措施前的3倍,且有效期持續至今,自此該技術的知名度在業內得到大幅度提升。與此同時,油田生產事業部技術專家在渤海、東海、南海東部等油田積極開展技術交流與推介,持續擴大市場影響力。
油田生產事業部將深入貫徹中海油服“技術驅動”發展戰略,堅持“1226”工作總方針,繼續利用巖石水力擴容技術為海上油田低產低效井“把脈開方”,為國內油氣增儲上產作出更大貢獻。(中海油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