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佛山市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開幕式日前在桂城舉行,現場表彰一批個人、集體和項目。其中桂城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創建“熟人社區”宣講會被評為“佛山市終身學習品牌項目”。
這是桂城“創熟”在今年獲得的又一個有“份量”的獎項,體現了桂城“創熟”工作在社會人文教育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展示了桂城的社會治理成效。
構建“多元共治”治理模式
201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意見》,佛山市與南海區相繼出臺一系列細化文件,桂城由此啟動“熟人社區”創建工作。
桂城街道的“創熟”在實踐中廣泛發展社團組織、樓長、自治小組等群眾隊伍,織密基層組織網絡,培育和組建以7000多名社團領袖、骨干為基礎的調解團隊,構建“多元共治”治理模式。
“文化推動”是桂城創建“熟人社區”的六大途徑之一。通過培育睦鄰自治的文化,桂城推動社區居民尋找社區治理共同體,引領轄區范圍內23個城市社區積極開展創建“熟人社區”宣講會項目、書香文化活動、社區學院等文化品牌活動,定期對桂城街道優秀義教老師、優秀義教課程進行嘉獎。
文化是一只看不見的巨手,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創造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增強吸引力、形成凝聚力,轉化為強大的力量。很多個夜晚,在桂城尖東社區金域藍灣小區,一場場別開生面的讀書會、故事會吸引了社區小朋友,專業繪本老師的生動講述,激起孩子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尖東社區注重打造書香平臺,在金域藍灣這個新型的大型樓盤培育社區文化,成立“孟母學堂”,目前累計向學前兒童傳授了數百個成語故事,以文化為引領,以鄰里情為紐帶,推進書香社區建設,從而推動社區善治,讓居民成為治理的主角。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度“尖東書香會”也榮獲“南海區學習品牌”獎項。
事實上,諸如讀書會、故事會這樣的“鄰里節”活動,在桂城城市社區貫穿全年。據統計,截至去年,桂城社區學院共發展了1060名義教老師,開辦了820個課程(總課時7240小時),而書香文化試點工作建設累計開展了177場書香志愿服務。
“創熟”宣講會超過1000場次
10年來,書香節、鄰里節、樓棟長、自治小組……隨著一個個新名詞的誕生,“熟人社區”正在改變桂城社區生態,居民因為共同的價值守望和情感慰藉,打開都市社會筑起的心靈藩籬,鄰里互信互助的溫情畫面正成為社區生活的尋常細節。
可以說,桂城“創熟”著力于社區治理研究和實踐,挖掘最具生命力和凝聚力的內核——鄰里情。針對社區居民,桂城“創熟”堅持分享與交流,向小區居民、物業服務公司等多方宣講“創熟”理念及工作手法,針對不同參與對象,開展樓長制、巷長制、街長制、舊樓加裝電梯、老舊小區改造等專題宣講,喚醒居民公共精神和自治意識,引導居民發揮“主人翁”精神,關心和參與小區事務、化解矛盾糾紛,更是社區普法教育的有效途徑。截止2021年3月,桂城創建“熟人社區”宣講會超過300多場,參與人員達11511人次;由“創熟”調解工作室指導社區“創熟”團隊策劃組織的“創熟”宣講會超過1000場次,參與人群超過10萬人次。
面對一線社區工作骨干,通過組織社區“創熟”宣講會專題培訓、組建中級本土社工成立創熟智庫團、開展創熟聯誼匯系列活動等措施提升“創熟”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打造敢擔當、勇作為的社區專業治理隊伍。2020年,“創熟”調解工作室3名成員成為南海區新型特色社會動員體系講師團成員,開始走出桂城,到大瀝、九江、里水等鎮街開展“創熟”宣講。
接下來,桂城創建“熟人社區”將堅持充分利用書香文化、社區學院、新型鄰里節、創熟宣講會等系列品牌培植社區治理文化,把服務群眾同教育引導群眾結合起來,以文化推動發展更多的“創熟”同路人,共同夯實社會治理基礎。
(記者李冬冬 通訊員王小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