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住建部印發《“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
“十三五”期間,我國建筑業改革發展成效顯著,全國建筑業增加值年均增長 5.1%,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保持在 6.9%以上,建筑企業簽訂合同額年均增長 12.5%,勘察設計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 24.1%,工程監理、造價咨詢、招標代理等工程咨詢服務企業營業收入年均增長均超過15%。
規劃指出,在取得成績的同時,建筑業依然存在發展質量和效益不高的問題,集中表現為發展方式粗放、勞動生產率低、高耗能高排放、市場秩序不規范、建筑品質總體不高、工程質量安全事故時有發生等,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十四五”時期是新發展階段的開局起步期,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機遇期,也是加快建筑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期。一方面,建筑市場作為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陣地,在與先進制造業、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發展方面有著巨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我國城市發展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并重,人民群眾對住房 的要求從有沒有轉向追求好不好,將為建筑業提供難得的轉型發展機遇。
建筑業迫切需要樹立新發展思路,將擴大內需與轉變發展方式有機結合起來,同步推進,從追求高速增長轉向追求高質量發展,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走出一條內涵集約式發展新路。
規劃指出,完善適用不同建筑類型裝配式混凝土建筑結構體系,加大高性能混凝土、高強鋼筋和消能減震、預應力技術集成應用。
規劃指出,完善鋼結構建筑標準體系,推動建立鋼結構住宅通用技術體系,健全鋼結構建筑工程計價依據,以標準化為主線引導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
規劃指出,積極推進裝配化裝修方式在商品住房項目中的應用,推廣管線分離、一體化裝修技術,推廣集成化模塊化建筑部品,促進裝配化裝修與裝配式建筑深度融合。
規劃指出,大力推廣應用裝配式建筑,積極推進高品質鋼結構住宅建設,鼓勵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優先采用鋼結構。培育一批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