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期,東鵬飲料發布三季報預告,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以來長期持續的“失速”情況并未發生扭轉。
事實上,除了東鵬飲料之外,中國紅牛、樂虎等功能性飲料的行業龍頭也都陷入了業績困境。
行業龍頭增長不利的情況下,功能性飲料還會被市場看好嗎?
東鵬飲料三季度雖提速仍“失速”
東鵬飲料于2021年初登A股,由于市場前景被看好,公司業績好,股票價格得以維持高位,被譽為食品飲料行業的“新貴”。然而到了2022年,公司的業績表現卻出現了嚴重的“失速”。
截至近期發布的三季報預告,東鵬飲料已經發布了三個報告期的業績。公司于Q1、H1、Q1-Q3期間分別實現營收同比增長17.26%、16.54%、17.57-19.52%;分別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0.81%、11.66%、14.49%-18.11%。
在2021年的同期三個報告期內,東鵬飲料分別實現營收同比增長83.37%、49.11%、37.51%;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22.52%、53.14%、41.47%。
前后兩年的業績增速出現了鮮明的反差。從預告的三季報來看,營收、凈利潤均相對于上半年有所提速,但與2021年相比,仍然處于“失速”狀態。尤其是廣東區作為東鵬的大本營在上半年出現了營收的負增長,收入占比下降6.59%至38.46%。
在營收上,東鵬飲料一直依靠“大單品”的東鵬特飲。2021年報顯示,東鵬特飲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了94.66%。
公司雖然也推出0糖+氣泡特飲、大咖拿鐵+運動飲料類型的產品,但能否成為第二增長曲線仍有待考驗。
需要注意的是,東鵬飲料的業績雖然失速,但還不至于太糟糕。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中國的功能飲料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1年的人民幣1238億元增長到2026年的人民幣1820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8.0%。這意味著,東鵬飲料的業績增速仍然高于行業復合增速。
紛亂的行業競爭格局
在東鵬飲料陷入增長失速時,行業內競爭也將進一步加劇。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顯示,東鵬飲料2019年-2021年,銷售額在中國能量飲料市場份額分別為12.7%、17.3%和21.8%,排名維持在行業第二。
在東鵬飲料之上的正是中國紅牛。自2016年陷入商標歸屬權后,中國紅牛的市占率就一直在下滑,截至2021年僅為39.4%,較巔峰時期80%的市占率相去甚遠。
中國紅牛的官方公告顯示,中國紅牛2022年上半年銷售額為121.97億元,甚至不及2020年上半年133.39億元的銷售額。紅牛業績“停滯”后,東鵬飲料作為受益者,快速搶占市場份額。
當下,東鵬飲料出現增長“失速”,這意味著原本多方競爭的功能性飲料將更加激烈。據歐睿國際數據顯示,功能性飲料市場行業集中度較高,但頭部企業的市占率份額逐步下滑,top3企業的市占率在2020年下降了9%。
紅牛與東鵬飲料之外,功能性飲料的頭部企業還包括中沃的體質能量,達利食品的樂虎。2020年,中沃的市占率為14.9%,樂虎的市占率為13.3%。
此外,由于華彬集團陷入紅牛商標案,老板嚴彬自主創辦了戰馬功能飲料,與此同時,市場功能性飲料品牌也日益增加。近年來,包括戰馬、XS、魔爪、喚醒源、F6、外星人等眾多二三梯隊的品牌正在逐年提高市場份額。
頭部市占率下降,入局品牌持續增加,二三梯隊開始發力,功能性飲料的市場紛爭愈發激烈。
功能性飲料市場怎么看?
功能性飲料三大哥的業績表現,要么失速、要么負增長,但這似乎并沒有改變市場對于這一細分領域的樂觀看法。
快節奏的生活給人們帶來了疲憊感,功能性飲料逐漸作為學習工作中的必備“伴侶”,這都使得維生素、運動、能量等功能飲料得到了較快的發展。
事實上,艾媒咨詢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19年,功能飲料市場整體按照12.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其中,能量飲料的市場份額最高,在2019年占總體的71.0%。歐睿咨詢數據則顯示,2021年我國能量飲料的市場規模為513億人民幣,已逐漸接近我國碳酸飲料總規模。
在過去,功能性飲料的快速發展已經得到市場認可,對于未來表現,七弦琴醫學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樹然表示,“功能性飲料行業的市場容量與規模還會持續不斷地增長和擴大”,他同時認為,當下龍頭企業對于消費者場景和消費心智的研究還不夠高度重視和深入,這也是新產品、新品牌、新企業的機遇所在。
在我國,能量飲料的核心客群是藍領職工。根據時代數據,我國藍領工人合計達4億人,構成我國勞動人口主力,是白領人數的兩倍。其中,司機群體是能量飲料的主力客群,由于電商的蓬勃發展和居民出行需求的不斷擴張,貨運司機和網約車司機從業人數和工作強度都將同步上升。
方正證券(601901)認為,隨著物流業、外賣等服務業的蓬勃發展,能量飲料的核心客群仍將不斷擴大,并且伴隨對能量飲料品類認知的上升,人群滲透率將不斷提高。
銀河證券則表示,全球來看勞動密集型產業將催化當地市場形成大量能量飲料需求,包括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地,國內能量飲料出海具有可行性。
和訊財經就東鵬飲料的業績失速以及如何看待功能性飲料市場發展等問題致電東鵬飲料,截至目前未獲回復。